返回

第三章:进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章:进山 (第2/3页)

都是去小卖部坐着玩的,三五老友约在一起打牌,再买点小酒零食,一坐就是一天。

    熊庄没有多大,我沿着主干路一直深入,很快就看到了一家小卖部,二层小楼,门口架着一个棚子,里面有不少衣着朴素的人坐在一起聊天打牌,还有的人就站在打牌者的身后,探着头看,不时的还会发出感叹,好像这牌不应该那么出似的。

    我走近小卖部,先进到店里买了几瓶饮料,又称了两斤瓜子,之后走出来把瓜子放到了一个空着的桌子上,周围有个看起来快要六十岁的人,我就招呼他来坐下,村里的人很朴实,看见我叫他,他就过来了。

    “大爷,吃点瓜子吧。”

    我说道,他就抓起一把瓜子,一边嗑着瓜子一边跟我说话。

    “你是从哪来的,看起来有点面生。”

    大爷这么问我,但是他的语气很轻,不是带着警惕性的,倒像是随口一问,就是为了打开话题。

    我就说:“我一直在外地上学,这不是赶上放暑假了,才回来看看的。”

    “哦,那你的学习还挺好,咱村里稍微有点文化的都搬出去住了,这深山老林里的,交通也不方便,万幸的是通上了电。”老人和我说道。

    他没有对我编的话起疑心,或者说人家压根就不想问我的底细。

    “咱这个村子是一直都在这的吗,有没有搬迁过?我们有个教文化遗产的老师给我布置了作业,就是要写一下自己家乡的文化遗产,因为咱这以前是楚国的地界儿,所以我就想了解村子的历史,我年纪小,见识少。还想请教一下您老人家。”我这么说道,还好我比较年轻,能用这个写作业的幌子来了解熊庄的历史。

    老者听到我说文化遗产,眼里都充满了精光,好像突然年轻十几岁似的。

    “是啊,咱们村古时候就是楚国的,到现在还有不少姓熊的楚国直系血脉,就是没有什么有名的建筑,在我小的时候,村庄就搬过好几次了,因为村子的后边就是丘陵,经常发生山体滑坡,所以只能不断的往外边搬,但是我们的根都在这里,又舍不得搬的太远。以前咱庄儿是很大的,因为一次次的搬迁,很多人都直接去了县城里安家落户,就剩下我们这些年纪大的还留在这。”

    老者滔滔不绝的说着,我就挑着重点记忆,因为我是来找宝物的,不是真的来学历史,而且我家也不是在这。

    按照老者给出的线索,我大概知道了一些端倪,因为这个地方处在丘陵地带,遇到大雨非常容易出现山体滑坡,飞絮村很有可能已经被掩埋了,但是就在这个范围里边,我们的方向是对的。

    谢过老者后我就出村和王崆他们几个会和了,王崆急不可耐地问我“怎么样了杨启哥,是不是在这啊?”

    我点头说是,“咱们来对地方了,不过还要再向里面深入一点才行,再往前的话路就不好走了,最后我们可能要徒步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