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城 第二十七章 野火春风斗古城 (第2/3页)
却是一柄玉质软硬适中的岫玉面棍。正是太行楼李家祖传的宝贝之一。
河套的细面,新疆的糙粉,山东的三层簸箕粉••••••可谓是举国上下的面粉来开会,该到的全齐了。
华丽光亮的天然气灶是正宗的意大利进口原装货,三十六小孔,十二大孔送气,自由调节火力大小,并有循环上气系统,确保天然气燃烧彻底,不会产生任何可能影响到菜味的尾气。
看着眼前的这些东西,只怕是最懒惰的主妇,也会按耐不住想蒸一锅雪花大馒头的欲望。
更何况现在看着这些东西的,并不是什么主妇,而是厨房里的艺术家,两个最顶尖的白案大师。
石头和梵桃花都换上一身白衣高帽的大厨装扮。一个神情庄重,忐忑中又带期待。一个好整以暇,信心十足。两个人年纪不大,却都已得了白案厨艺的精髓,此番较量真可谓是龙争虎斗。
二人来到各自案板前,互道了一声请字,便各自忙活起来。
但见桃花掺面,石头调粉,各显手段。一时间白面赛雪飘,清水洗扬尘。端的是热闹非凡。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王铁军不愧是大行家,一边看一边品头论足:“这两位虽然年少,但白案手段却都已达登峰造极的境界,一品居的梵师傅做的是南派面点桃花糕,讲究口感松软,柔韧适中,味道香甜淡雅为最宜,他用的糙面混细面,以老面肥为酵引来揣面,正是对症下药相得益彰。”
“而太行楼的这位石头小师弟要做的却是咱们西北名点:羊肉泡馍。”
李千钧在北方厨界不仅名头无双,辈分亦无双。汇泉楼这位名震华北的主厨在少年时也曾向李千钧讨教过厨艺奥妙。从老爷子那论起,正该当叫石头一声小师弟。
美女在侧,鲁菜大师虽然年高德劭,却也难免有些小兴奋。说完了梵桃花的桃花糕,接下来王铁军又饶有兴致的向梵青慧说起了石头做的这羊肉泡馍的来历。
传说,羊肉泡馍是从古代的“牛羊羹”演化而来的,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羊肉泡馍与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之间的故事。
据说,五代末年,赵匡胤还未得志时,身无分文,穷困潦倒。一日,在长安(古时西安)街头流浪的他,因饥饿难耐,不得已低下男儿头向一家烧饼铺讨吃。店主看他可怜,就把几天前剩下的两个烧饼给了他。可放了几天的烧饼又干又硬,根本咬不动。
这时,他闻到了一股肉香,原来不远处正有一家肉铺在煮羊肉。赵匡胤便向店家讨了一碗羊肉汤,把干硬的烧饼掰成小块泡进汤里。没想到,这碗烧饼吸入了肉汤的香气,肉汤泡软了烧饼,一碗汤泡馍吃得赵匡胤浑身发热,饥寒全无,精神大振。
几年后,赵匡胤得了势,掌握了兵权,“黄袍加身”做了宋朝的开国皇帝。当了皇帝的赵匡胤,每日山珍海味,日久天长,嘴里没了味道。一天,他突然想起了那碗香到心里暖透全身的汤泡馍,立即传旨御厨速速做来。但御厨做了几次,赵匡胤都觉得不是当年的那个味儿。
有一次,赵匡胤外出巡察,行至长安,不知不觉又来到当年流浪的那条街,又闻到了那久违的肉香。这一下,赵匡胤食欲顿起,下了御辇直奔肉铺,让店主马上做一碗羊肉泡馍。
店家见皇上驾到,又是惊喜,又是惶恐。街上的烧饼铺已关了门,店家只得让妻子烙了几个饼,怕皇帝嫌是死面饼,便把饼子掰得碎碎的,浇上羊肉汤煮了煮,再放上大片牛肉,又在汤内放入了菠菜、粉丝,撒入葱花,最后又淋上几滴鲜红的辣椒油。
当热气腾腾、香味四溢的羊肉泡馍端到面前时,赵匡胤尝了一下,立刻找到了当年的感觉,于是,皇上的架子也不端了,在臣子、卫士惊异的注视下大快朵颐。吃完后,赵匡胤全身舒畅,当即赏赐了店家。
一夜之间,皇帝来吃羊肉泡馍的事就在长安城里传开了,越来越多的人慕名来尝美味,店家索性把肉铺改成羊肉泡馍馆,吃的人多了,馍也掰不及了,于是谁吃谁就自己掰,反倒生出许多情趣。
梵青慧认真听着,这位气质美女时不时的不顾淑女仪态掩唇而笑。也不知是因为真的觉着好笑,还是因为怕卷了王铁军主裁的面子。李乐觉着,八成还是因为后者。
说到这儿,王铁军又特意向梵青慧解释道:“这羊肉泡馍用的馍其实是一种烙馍,跟馒头绝不是一回事,烙这种馍以河套精白为最佳,做这道面点最重要的是汤的味道,用汤讲究浓汤嫩肉,肥而不腻,青菜小料,荤素适中,卖相好坏倒在其次。”
场间,石梵二人和面之后,已开始下一道工序。
石头揣面烙饼,梵桃花却在面盆上覆盖一只热水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