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章 高高兴兴上学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3章 高高兴兴上学去 (第2/3页)

学。如此相近的距离,两级官员之间亲近的同时倒也是苦了县衙众人,每每点卯坐班都要比府衙那边早上半个时辰。

    平常还不觉着什么,可一旦到了冬季就有些折腾人了。

    因而借着天启三年那一场地震,时任益都知县依着旧县衙的基础,将新衙又往西移了百余米,从此这条东营街并宽敞了许多。

    近些年又有富商置地,依着两座“学堂”营建出一条长六百余米的崭新“学府路”。

    一些有名的老字号,诸如“逢源楼”、“庆源堂”、“湖山纸坊”都过来开设了分店,甚至直接将总店都搬到了这条街上。

    如今十几年过去,大街两旁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商贸兴隆,俨然成了青州最为繁华的几条主要街道之一。

    因而在这条街上,人流熙熙攘攘,车马辚辚。

    两座衙门近几年也重新修了上衙的路。

    比起陈迹早前过去买书的十字街,东营街除了书香墨气,倒也有走街串巷卖锅地瓜的、卖糖粽子、糖葫芦之类的吆喝声,只是不及十字街那边热闹,可能是怕扰了“相公们”的清净。

    几座茶楼每日里还有说书可听,至于那些玩洋片的,玩撮头子戏,或是随便找个墙角、小空场就地敲锣开场的,往往刚起个头,“胸口刚放上大石”、“脖颈刚刚抵准枪头”,交叉出现的府县两级巡街衙役就过来撵人了,长此以往,也就没人会过来触这个眉头。

    街道尽头,则是显赫不俗的青州商会所在地,整座院子精雕细琢,蔚为壮观。巍然屹立的一座门楼,各处或雕刻着雄看山门的松鹤、凤凰,或彩绘着精美,寓意绵长悠远的青州特色图案……

    在鳞次栉比的小瓦屋面、门搭板子门头的铺群中,彰显贵气底蕴,犹如鹤立鸡群……

    ……

    三月初七,陈迹领着小奚奴申秋从陈府乘马车去往东营街赶学堂,马车在拐角的青州主街云门街上就被迫停了下来,主仆二人转而步行。

    申秋臂弯里挂着书箱,半歪着身子跟在陈迹背后,望着长长的人群蹙眉道:“公子,没听说今天有这么多人啊。”

    好不容易挤进东营街,陈迹远眺人流,笑到:“应该是这几年青州府文风昌盛的缘故吧。”

    申秋哦了一声,小眼神在人群里搜索了一圈后,悠悠道,“公子,要不我们换条小路?不然这要挤到什么时候,误了时辰,公子要被先生罚的。”

    陈迹抻出大拇指,朝脑后指了指,“这样子我们也回不了头啊。”

    申秋左右斜了几眼,屁股在人群**出一个小小的空间来。将书箱抱在了身前,小心翼翼的挤到陈迹身前,说到,“公子我给你开路。”

    陈迹点点头,任由申秋作为。龟速行进中,偶尔看到街上的纸笔店,申秋便要问上一句:“公子,你确定纸笔都买够了吗?要是不够,我这就给你去买。到了府学,公子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零花钱都是夫人算好的,如果再添置纸笔可就不够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