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章 提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7章 提醒 (第2/3页)

么低,他答应了。”

    “你的意思是说……”江百万脸色一沉:“这些东西有问题?”

    “所谓的问题,就看从哪个角度诠释了。”祁象站了起来,走到古鼎的旁边,问道:“江老大,你觉得这件东西怎么样?”

    “呃?”江百万脸色又变:“难道说这是赝品?”

    “应该不是赝品……”祁象半蹲,伸手敲了敲鼎足,分析道:“这是青铜器,青铜器的鉴定,主要是从几个方面来进行。一是铸造方式,二是器物形制,三是铭文内容,四是纹饰风格,五是材质声味。”

    江百万半知半解的点头,也挺感兴趣的:“祁兄弟,你详细说说。”

    “好啊。”祁象笑道:“其实我也是略知皮毛,知道大概的方法而已。”

    “首先是铸造方式,青铜器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铸造方法。在商周时期,极大部分青铜器是用陶范法铸成。”

    “陶范法铸造的东西,由于工艺技术的原因,肯定会留下一些十分明显的范痕。特别是一些大件的青铜器,那是合范制成。”

    “把几块陶范拼合浇铸之后,等青铜汁冷却,再打破陶模,就可以等到一件青铜器了。不过这样的青铜器,表面往往是粗糙的,需要经过细心的打磨,才成为一件表面光滑,花纹清晰,色彩铮亮的青铜器。”

    “这样的铸造方式,讲究一范一器,破范取器,所以用陶范法制成的青铜器,基本上就没有雷同的存在。”

    祁象娓娓而谈:“陶范法的工艺,从商周一直持续到春秋时期,直到战国以后,才被另外一种工艺给取代了。”

    “什么工艺?”江百万及时追问。

    “失蜡法。”祁象回答:“陶范法用的是陶模,失蜡法用的是蜡模,从成本上来说,蜡模无疑更省钱,而且工艺更高明,可以制作更精良的东西。”

    “技术革新换代之后,陶范法自然就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祁象笑道:“由于青铜器在古代,就已经是十分宝贵的东西,所以历朝历代,都有人着手伪造。可是他们不知道先人铸造的原理和方法,只讲究器物的外形,仍用失蜡法铸造,这无疑是很大的破绽。”

    “高明的鉴赏家,在看到一件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之时,二话不说直接找范痕,发现东西根本没有范线,就知道东西要么是年代不对,要么就是有问题。”

    说话之间,祁象指着古鼎道:“这东西,我仔细找了,也没有范痕……”

    “所以是假的?”江百万憨厚的脸上,也浮现几分凌厉霸气。

    “不不不……”祁象摆手道:“我只是想说,没有范痕,就说明东西是用失蜡法铸成。而失蜡法铸造的东西,纹饰一般十分清晰精致,不需要再精心加工打磨了。”

    “纹饰……”江百万打量古鼎:“这鼎的纹饰怎么样?”

    古鼎三足两耳,表面上有一圈纹理,类似于浮雕,更像是回字形结构,质感很强。

    “这是云雷纹,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春秋战国时期仍见沿用。”

    祁象解释道:“这种纹理,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存在了,据说是从漩涡纹发展而来。主要功能,就是点缀、衬托,增加青铜器的可观赏性。”

    “也就是说,纹饰也没问题?”江百万问道。

    “对,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