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四章 圈子决定格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四章 圈子决定格局 (第3/3页)

一口答应替他作保,然后有起身给他出了保书,笑道:“今日是报名的最后一天,你还是快去县衙礼房吧,别耽搁了。”

    孙元见保书到手,大喜,起身拱手:“倒是劳烦杜先生了。”

    就要告辞,杜秀才却道了一声“稍待。”

    就回里屋封了一包银子过来递给孙元。

    其实替人做保是要收钱的,眼前这个孙姓少年家贫,只送了一个砚台过来。不过,他谈吐风雅,而且看得出来他也是走过许多地方,有见识之人,将来说不准是个人物。杜秀才就有心结识孙元,按照士林的规矩回了孙元的礼。

    君子有通财之友谊,孙元正穷的没处着落,也不推辞,索性大方收了。这又让杜秀才高看了他一眼:此人行止得体从容,不错,不错。

    出了杜秀才家,苏木掏出银子一看,大约重一到二两。这让他不觉大吃一惊,这个年头的读书人还真是大方啊!

    其实想想也正常,在明朝中后期,能够读书,并有一定功名之人,谁不是中产阶级?在穷人心中的天文数字,对他们来说也不过是日常的礼数。

    孙元哑然失笑,别人请人作保要出钱,自己却反倒小赚了一笔。

    他今日进城,想的就是参加三日之后的县试。

    其实他也没想过在科举这条路上走下去,首先,以自己的知识水准,要想在科场上获取功名,至少得读十年书。问题是,家中穷成这样,根本就没有财力供养一个读书人。而且,自己已经十八岁了,正是干一番事业的时候,哪里还静得下心来揣摩圣人之言。再说,就算自己用心读书,他也不敢保证自己就能考中举人。这种投入大,产出小的事情无论怎么看,都是一桩赔本买卖。

    之所以要参加县试,主要是为了解决目前这一场大危机。

    要知道,科举可是封建社会一等一的大事,也是一县的知县政绩考核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只要自己参加县试,就算了冒成胆子再大。在自己还没有考完之前,他就不敢来找我孙元的麻烦。否则,就是跟县大老爷作对。

    这就是孙元昨天苦思之后为自己寻的一座靠山。

    实际上,只要参加了县试,那就算是初步挤进了主流社会的圈子。

    圈子决定格局,到时候,很多事情都可以去想去做了。否则以自己一个普通农家少年的身份,就算再有现代人的眼光和先知先觉,你要想做成什么事情,别人也不带多看你一眼。

    就好象先前杜秀才拿自己当一个普通农民的时候,连坐都不让自己坐,可一看到自己的书法,立即将变了脸。

    在后世孙元也是一个久经办公室政治的白领,后来又回乡做了小老板。人情事故、察颜观色,比起古人不知要强上多少。

    如今最重要的就是挤进主流社会,那么,就从县试开始吧。

    无论中不中榜,但只要在读书人和官场人物面前混个脸色,目的就算是达到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