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19章 扬名天下(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019章 扬名天下(二) (第2/3页)

住了汉阳,保住了武昌。不然鞑子兵真打过来,大伙都得倒霉,没见着汉口都让鞑子兵一把火烧干净了吗!谢天谢地,好在俺们还有眼前这么一帮英勇善战的民军。

    这也是军政府刻意高调宣传的结果,之前的战实在是打得太苦逼,连战连败,整个武昌都仿佛笼罩在一片阴云之中。因此虽然玉带门之战最终没能打死多少北洋兵,但是考虑到此战不仅战果显著,而且确实缓解了整个战局。黎元洪等人思索再三,也顾不上排挤黄兴,直接决定高调宣传以鼓舞士气,安定人心。

    各大媒体也在争相报道这次汉口反击战的胜利,尽管交战双方都坚持是自己胜利了,其中清政府方面更是宣布毙敌愈万,自损不过数百忠勇而已。但是这不会影响到媒体的判断,因为玉带门车站确实是让民军给端掉了,那震天的爆炸声连汉口租界都听得清清楚楚,而且之后清军也没有了继续攻击汉阳的动作,这下傻瓜都知道谁得手了。

    不过最先刊登此战报道的并不是《申报》,《万国公报》,《大公报》,《新闻报》这样的老牌报纸,而是刚刚才成立十几天的《汉民日报》。

    《汉民日报》的主笔邵飘萍本人在得知汉口大捷的消息后亲自从杭州赶到了武汉,恰好赶上了武昌的这场胜利授勋。但是文章却非出自他一人之手,还有一个半路出家的记者黄远生。没办法,谁让洋行随员出身的黄远生此刻就在武汉呢!

    出于个人兴趣,王振宇后世课余还兼修过一点新闻学,别的不说,民国时期知名的报社记者有那几位他还是清楚的。

    实在是没想到自己初到这个时代,就十分有幸的见到了民国初期最有名气的两位记者,而且还是以被采访者的身份。

    对于后世的记者,王振宇自认还是比较了解的,尤其是中国的记者。

    如果说美国的记者是扒粪者的话,那么中国的记者就是吃粪者。

    当然这人也不能全怪记者,很大程度也是有体制问题和社会原因的。西方的媒体最大的收入来自于两个部分,一个是广告,一个是销售量,其实归结到一起就是销售量。

    销售量的关键就是读者的认同,你可以想象一下,天天歌功颂德排马屁的报纸,比如前苏联时期的真理报,名字取得再真理,也掩盖不了它满篇谎言的事实。这样的报纸就算再怎么有后台,你觉得性取向正常的读者会掏自己的钱买下吗?而没有读者花钱购买的报纸,广告商会掏钱在上面投放广告吗?

    什么叫市场的选择,就是这样的。你可以说它下里巴人,但是这才符合人性。

    而后世的中国媒体人恰恰处在了这么尴尬的一个位置上,满篇假话肯定不行,抠门的政府基本上不会有多少款拨给媒体,很多时候媒体都是在自谋生路。可是说真话也不行,层层审核,事后严厉的行政处分,或明或暗的高压线。媒体记者和同时代的医生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