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十九、翻越葱岭•破连云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十九、翻越葱岭•破连云堡 (第2/3页)

沉沉,每每喝过那些药草熬煮过后的肉汤后,不适的状况竟迅速好转,睡得很香,第二天起来一点都不觉得疲惫。一个月后,大家基本适应了葱岭高寒窒息的天气。我想,这也是安车鼻施教给高将军的秘法吧。

    不过,在翻越青岭的时候,还是陷入了不小的恐慌,一些猪羊和几匹未栓牢的军马被飓风卷起,摔落进了山谷里,几个胆小的士兵慌了手脚,顿时也被飓风卷起,丢进了肆虐的暴风雪中。

    有几处谷地,冻土融化,几头牦牛、马匹陷入了泥沼。所幸,没有士兵伤亡。

    行军艰苦,但也有些和玄奘法师所言不同之处。一些山谷里,水草丰美,花儿开得很漂亮,不远处冰雪终年覆盖,脚下鲜花烂漫,奇诡妖娆如天堂一般。

    二十余日后,大军到达葱岭守捉;再西行二十余日后到达播密川;又过了二十余日,高仙芝率领的唐朝大军终于来到了特勒满川。这里距离吐蕃边界上的要塞——连云堡不远了。

    注:葱岭守捉,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一带,唐开元戍边军队大的称军,小的称守捉:长官称守捉使。

    从龟兹出发到这里,大军前后用了百余日,而从疏勒镇到特勒满川不足八百里的路程,就用了两个多月,每日行军不过十余里,足见葱岭一路的险峻。

    来到特勒满川,当初在龟兹吃了一个月肥肉的士兵,如今已被打回原形,只是更加的健硕,也已适应了葱岭、吐蕃高寒的气候。大军不但克服了高山行军的艰险,还得以保持了足够的战斗力。

    在特勒满川,高仙芝将军从新整点了兵马,着令每名士兵带足三日的水粮肉干。余下的牛羊辎重交由得力的辎重官押运,及时跟进。

    连云堡建于一座山峰之上,东西南三面全是悬崖峭壁无从攻入,北面一侧虽是平地,却有喷赤河天险阻碍,易守难攻。况且堡内外驻有雄兵近万人,此战定然是要奇兵速决的。

    于是,*兵分三路。赵崇玼统带3000骑兵由北谷进军;贾崇瓘自赤佛堂路进军;高仙芝和监军边令诚统率主力由护密国进军。

    三军分路而行,速度自然快了许多。下午申时刚过,大军已然来到婆勒川3里之外。

    奈何探子来报,夏日时节冰雪融化,喷赤河水暴涨,大军此来根本未带渡河用具,无法渡河。众将官听了不由得一震,边令诚更是压低了一副尖细的嗓子,对着高仙芝不停的追问如何是好。

    将军并未理睬那太监。

    说来奇怪,高将军和边令诚关系暧昧,有时候看着高将军很惧怕边令诚,那种怕可不是单单因为边令诚是皇帝派来的监军,那种畏惧里,更多的是无奈和懊恼的怕。

    高仙芝嘱咐众人,收起旗帐,原地休息,不许扎营,不许起火,只以干粮肉干,就着事先备好的药酒充饥。

    两万人马,悄悄隐匿在婆勒川前的一处谷地,很快天色暗下来,大军度过了最危险的时刻,暴露踪迹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

    高原的星空格外晴朗。将士们三五成群互相依偎休息着,还好是夏日时节,夜间的寒气尚可忍耐。

    “起兵,渡河!”丑时一刻,高仙芝下达了渡河的命令。不仅传令官,李嗣业、段秀实、边令诚都傻了。

    “疯了,太疯狂了。”几个人小声嘟囔着,大家都不敢相信他们英明神武的高将军竟然会下达如此荒唐的命令,滚滚寒水又没有船只,可怎么渡河。

    军令难违。一众将官只好点齐本部兵马,向着喷赤河行去。

    行至中途,忽见一名黑衣斥候急匆匆来报,说喷赤河水流已变浅缓,有一段宽缓处,河水不过马膝。

    原来高将军早已料机在先,说不定这也在那两日高将军与安车鼻施的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