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西域狐妖•扶乩之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四、西域狐妖•扶乩之喻 (第3/3页)

儿子的功劳,李唐皇室的赏赐总是不断的。只是位于母亲左手边的大哥郭曜,却衣着朴素,素色的居家常服,小巾束发,更衬托出他沉静寡言的性格。

    郭曜,姿容瑰伟、性情沉静、文武不凡。这些年平定叛乱收复长安,也颇有功绩。授官卫尉卿,从三品,是九寺之一的卫尉寺的正职长官,专管两京武库和仪仗军械,还被加封太原县开国公,在京城中也是显贵的人物。

    只是身为长子,出生在父亲发迹之前的日子里,郭曜身上传习更多的是郭子仪修身齐家的练达与持重,因此不像众兄弟姐妹一样喜欢华贵的衣饰,穿衣用度一向非常的朴素。

    郭曜已近不惑,比郭暧大过许多,平日里对郭暧也是关爱有加。可能是他太老成持重的原因,许多事难免会对郭暧严加要求。古训说父不在长兄为大,这一点也是做兄长的责任。所以,郭暧难免对大哥有些敬而生畏,在大哥面前还是留心眼色,注意收敛自己的乖僻。

    老夫人见郭暧进门来,招呼他赶紧入座,吩咐开席用饭。老夫人热心的问了几句昨天去探访王居士的事儿,便又和几位嫂嫂谈笑开去。家人之间,你敬我让,晚饭吃得很是开心。老夫人持家有方,兄弟姐妹妯娌姑嫂间,融洽和乐。膝下儿女都是老夫人生养的,也可见郭子仪与夫人的情意深厚。

    用过晚饭,待老夫人和一应女眷孩童各自回房了。郭曜叫来老管家郭安,说是时局混乱,老爷平叛在外,让他好生督管府中兵丁,看护好宅院,不要出什么差池。老管家点头答应着退下了。

    看来大哥也察觉到什么了,没等郭暧多想,大哥已经把目光投向了自己。

    “那天夜里,父亲也给了我一封信。”看着六弟一向嬉笑不恭的脸上难得露出了一丝惊愕,郭曜继续说了下去:“父亲只是说他安排了你查访那二人,要我帮你把持大局。你不用多想。父亲没有对我多说什么,我料定父亲大人给你的信也很简单。”

    郭曜猜的很对,郭暧心中不由得佩服起这位大哥。

    “我年少时曾在高仙芝帐下担任军锋从事。那时候你刚出生不久,自然不知道,后来我也没向你说起过。目前也没有跟你多说的必要。

    我想父亲之所以要我帮你把持,是因为这件事牵扯甚广,甚至关系到李唐天下的运势。我能告诉你的是:要尽可能的去查访二人,以及他们牵扯的众多人物,但是不要急着下结论。

    你知道扶乩吧!”

    郭暧点点头。他生性聪慧,从小就对这种稀奇古怪的事情充满了好奇,曾经他也是很热衷扶乩这种事情的。

    扶乩也叫做扶鸾、请神,是一种流传已久的巫术。需要铺满细沙的木盘一个,用桃木或柳木做成的丁字形或丫字形的 “乩笔”,扶乩时,须正鸾、副鸾各一人,唱生、记录各二人。正鸾、副鸾各持乩笔的一端,共同推动乩笔在沙盘上刻画,并由唱生唱出所刻画的文字,由记录记下,最后解读。

    只听郭曜继续说道:“对于那二人的事,就像扶乩一般。真相,由力量强大而又智慧卓绝的那一股势力决定,这天下大势也由此而定。

    我郭家自远祖讳字郭亭时,便于汉高祖时受封阿陵侯,由此发迹数百年家族基业。如今,我郭家收复长安,平定叛乱在即,力挽李唐江山于旦夕,可谓功塞天地。然而盛极则衰,难保日后不为人构陷反遭屠戮。

    为此,父亲才给你安排了这件事。扶乩,用强则败,用计则乱。还要循序天道,无为而为。也因此,父亲把这件事交给你这个毫不知情的人去查访,我在暗中把持。以后我也不会过多插手这件事的,但你要谨记我今天的这番话。”

    如果郭子仪听到郭曜这番话,一定会很欣慰的。如今他身为天下兵马副元帅,时刻与天下兵马大元帅广平王李俶鏖战于平乱前线。一封信是很难把事讲清楚。幸好,他有一个郭曜这样的儿子,几乎完美的继承了自己的智慧与韬略。

    编辑大人?这里面,哪来的涉黄了?纯粹就是一个中邪后男扮女装而已啊?亲,我找半天,找不到涉黄在哪啊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