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二、奇怪的信•空空杯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二、奇怪的信•空空杯酒 (第2/3页)

军掳走。有什么事,肯定都是旧事。

    就在他顾自端详那信的内容时,却忽得见了灯光映透的地方,一片红渍。

    翻过来,那显然不是红渍。豁然印着的,是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帅印。如今这天下兵马大元帅可是当今天子的亲儿子广平王李俶。而且战乱之际,这帅印之下的权力毫不逊色他那皇帝老子的玉玺。

    这是哪一出?父亲的信简单平常,看不出有什么大事发生。可这背后,却又盖着广平王的帅印,明白告诉自己这是一件天大的差事。

    顺其自然吧。公子这样想着,将信收好秘藏。

    高仙芝、边令诚都是比自己大过三十几岁的人物,又逢遭战乱,他们两个的事,知道的人也不多了。

    不过,他倒是已经想到了一个人,也许他知道,打定主意,便安心去睡了。

    主仆二人不紧不慢,倒也在日落时分赶到了辋川所在。

    沿着辋河走到一处水浅流缓的地方,那里有一座漫水桥,头大的卵石用铁条箍住砌成三座桥墩,海碗粗细的榆木对半劈开铺做桥面,河水紧贴着桥板流淌而去。

    过桥不远,一处山岗前的巨石上刻了“华子岗”三个字。绕过巨石,一条小路沿着溪流而上,直入深谷。二人落鞍,牵马进了幽谷。

    山谷里,夕光斑驳,分外清幽。一缕凉风,吹得人心透彻。

    最奇的一处,溪底是一块极大的青石,浅溪缓缓,绵延一百二十余步,全无半根杂草、石屑。青石冷然,令那浅浅的溪水,生起无限的清凉之意。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老居士的《山居秋暝》,大概就是在这里得来的吧。这样的地方,真是容易让人生起出世的心意。

    王维别业的入口,在一小块较为开阔的空地上,那里杂花野草生得非常茂密。小径没入其中,尽头是一座简单的木门。两根圆木分开树立作为门柱,丈二处又架设几根横木,人字形支了一座草亭。柴门,用去皮的荆条编制,年深日久,木色渐渐有了几分枯意。

    右边的门柱上系了一个碗大的铁铃铛,铃锤下端系了一根细长的草绳。

    门庭,十分的简单朴素。

    要说这王家本也是河东望族。只是王维生性淡泊,后来习画学诗,没有沾染门阀子弟惯有的奢靡游侠之气。近禅之后,愈发的安素旷达。是以,这庄园经营许久,也只是更加幽朴归真,不见半点的艳俗痕迹。

    二人拉马近前。那小仆见得公子眼色,去摇动细长的草绳。惊起一只灰色的松鼠,滑下木柱游入了草丛。铁铃声,悠远清扬,在山谷里流转回荡了好一阵子。

    应声而来的是一个十一二岁的童子,留着桃形刘海儿。童子一见来人,十分欢喜。因为,每当这位公子来的时候,就会有上好的酒食瓜果享用。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无疑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童子接过公子手里的缰绳,招呼着大家入内,和小仆一起把马匹安顿好后,早已按耐不住,赶忙兴冲冲取下公子带来的包裹箱笼。

    此时,已经能看到一处临湖的屋舍,旁边一块巨石,刻有“鹿寨”二字。走到近前,能看到旁边的一处小小渡头。一叶扁舟系在湖岸。

    “老居士就在竹里馆。我们直接过去就好。”童子一脸稚气。

    公子点头上船。吩咐小仆帮童子一起撑船过去。

    湖,不大。只是兴之所至,没有砌筑环湖的路径,任由野树疯长逼压湖面。

    竹里馆,是一座“榭”,竹木搭建,茅草棚顶,只有三面围合,临水一侧探出湖去,装了低矮的栏杆。又因馆舍两侧种了许多的毛竹,因而取名竹里馆。

    铃声响起的时候,王维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