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章 周晓波监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章 周晓波监考 (第2/3页)

而然地降低了对学生的学术要求。

    周晓波对教育的失望在于,十几年来高校教育给他的感觉是一种冰冷的知识灌输,没有热度、没有人性,更加没有教育生命,它们日复一日做着的流水线生产。这种机械性的人才生产方式不仅造就了麻木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同时也催生了畸形的教育体制。从主权国家的政体而言,政教合一的国家最匮乏的永远不是经济而是自由,比如沙特。同样的道理,当政治和教育纠缠在一起,二者的界限难以划分甚至政治主导了教育时,那么这种教育体制,就毫无生命力可言,它或许不会缺乏自由,但它必定没有培育自由的种子。

    就这样,随着工作时间越来越长、教学越来越久,久到连它自己也怀疑自己,究竟是自己误解了这个世界,还是这个世界跟他开了个玩笑。他慢慢地退却了当初年少时的激情,从一个浑身充满着激情的哲学工作者演变成麻木的教学工作者。曾经的理想变成了柴米油盐酱醋茶之后的高贵消遣,曾经的追求成了可望不可及的希望。

    可是,司马元英的出现改变了他,重新点燃了他内心希望的火种。他从司马元英身上看到了对哲学纯粹热爱的激情和摒弃一切世俗牵绊的勇气。他既希望自己能够将毕生所学以价值最大化的方式传授给司马元英,将司马元英培养成最优秀的哲学研究生,同时他也希望能够将司马元英变成他重拾希望的动力。

    或许确实是他和司马元英都误解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这么一副浮躁成风、贪婪堕落的物质世界,司马元英如此纯粹的一个人吐糟不测,而他刚刚重新点燃的希望之火也被倾盘大雨所覆盖。对于一个哲学家来说,不信命、没有上帝是现代哲学家最为基础的修养,只是最近很多时候他都会觉得这个世界正在向他展开报复,因为他的无知。

    无知是一种美德,任何想要反抗无知的行为都终将受到天谴。

    周晓波抬起头扫视了下正在做大作答的学生,眼光与杨颖不期相遇,杨颖充满尴尬而又不失安慰和柔情地对他笑了笑,他同样报以一个毫无深意的微笑,转过头望向走廊尽头。他回想起了会议结束那天在王虹办公室和王虹的再一次谈话。

    “晓波老师,今天还好吗?你今天精神不大好,需不需要我跟教学秘书王老师说下,这一周的监考工作你就先放下,好好休息。”周晓波进门后刚在长沙发中间位置坐下,王虹就给他端来一杯水,友好地关心道。

    “不用,王主任,我还好,不用休息。”周晓波客气地回应道。

    “那就好。虽然工作很重要,但是身体更重要,遇到这种事我们都不愿意也都很难过,我们更应该照顾好自己。”

    “我知道。谢谢王主任关心。”

    “应该的。”王虹换了个姿势,将原本前倾的身体收回来,娴雅地拿起茶几上的杯子喝了口水,接着说:“对了,警方找过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