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四二章 大结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四二章 大结局 (第3/3页)

,还是保留着,招集十五万壮丁参战,对于氐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情。

    氐人参战,是司马懿始料未及的事情。当年阿斗花费大本钱平定五胡,在这一刻连本带利全都捞了回来。只不过汉军分兵去攻了江东,所以豫州两淮前线的士兵相对要少一些,即便是加上新来的氐人,人数也只能跟吴军主力不相上下。

    寿春。

    “父亲,不好了!”司马师急匆匆的从外面冲了进来。

    “又出了什么事情?”司马懿很不爽的说。这几天,“不好了”这三个字,司马懿已经停过太多遍了。

    “父亲,皇宫那边出事了!”司马师开口说。

    “皇宫,皇宫能出什么事?”

    “父亲,太后和陛下不见了!”

    “不见了,怎么回事?”司马懿开口问。

    “是周俊!偏将军周俊,他救走周太后和陛下。”司马师开口答道。

    周俊是周瑜侄子,官至偏将军,不过多年来一直没有什么建树。

    “黄皓呢?黄皓干什么吃的,怎么能放走了陛下和周皇后!”司马懿大惊失色。

    如今吴主虽然还只是个婴儿,但是只要吴主在手,司马懿所做的一切,都是名正言顺,如果住吴主不在寿春的话,或者被其他人利用的话,司马懿的政令将很难下达。

    “父亲,黄皓已经带宫中内侍宦官追出城去了。”

    “一群宦官,成不了事,立刻召集人马,随我去追!”司马懿马上开口说。

    ……

    司马懿带人出了城,刚走了几里,就看到了一个宦官模样的人坐在路边。

    司马懿马上开口问:“怎么回事?黄皓呢?”

    “大人,小的扭到的脚,黄皓大人领其他人追向前去了。”

    “宦官果然是不堪大用!”司马懿冷哼一声,随后接着带人冲上前去。

    司马懿追了三十多里,路上断断续续能够遇见在路旁休息的宦官。终于,司马懿来到了一片芦苇荡处。

    远远地,可以看到芦苇的对面,一群宦官打扮的人正在晃动,一杆大旗缓缓飘荡,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周”字。

    司马懿长出一口气:“看来黄皓已经追上周俊了!不过一群宦官,恐怕不是周俊的对手,走,跟我冲上去。”

    司马懿一声令下,身后的军士立刻冲进了芦苇荡,奔向了远处宦官的地方。

    “嗖嗖……”就在司马懿全部进入芦苇荡以后,周围突然飞来了无数的箭矢。司马懿身边的士兵们一个没留神,瞬间被射倒了好几人。

    “有敌人,大家小心!”司马懿呼喊着,同时向四周望去,可是一人多高的芦苇中,只能看到箭矢飞出,而无法分辨敌人在什么地方。

    箭矢如同飞蝗一般飞来,丝毫没有任何停顿,司马懿周围的士兵一个接着一个倒下去,眼看着就要不支了。

    一根箭矢从司马懿眼前飞过,司马懿用剑一挡,箭矢落到了地上。

    “好强的力道,这是弩箭!射这么快,难道是诸葛连弩!”司马懿惊呼一声。

    诸葛连弩一弩十箭,而司马懿这次是带人来追捕逃跑了的周皇后,全都是轻衣简从,根本没有携带大盾等防护武器,在诸葛连弩的攻击下,成片的倒了下去。

    “这里才刚出寿春,为什么会有诸葛连弩?汉军怎么会突然到了这里?还有他们怎么知道我会在这里,事先埋伏?”无数的问号从司马懿脑中闪过,随后,司马懿意识到,是自己身边有内奸。

    诸葛连弩的箭矢终于停下来,此时,司马懿身边只剩下寥寥四十多人,而且大多带伤。紧接着,芦苇中出了“沙沙”的声音,随后便看到有人从芦苇中闪出。

    司马懿很快就被一群手持诸葛连弩的人给包围了,这些人身上并没有穿戴铠甲,但是额头上却都插着一根白色的羽毛。

    “白耳精兵!”司马懿惊呼一声。

    随后,人群中走出了一个青年模样的人,手握长剑,很洒脱的望着司马懿。

    “刘禅?”司马懿第一时间就叫出了这个青年的名字。同时司马懿也知道,自己今日是绝难幸免了。

    司马懿上次见阿斗,还是在阿斗救关羽,闯曹军大营的时候,那时候阿斗还是个十几岁的少年,可是这么多年不见,司马懿还是本能性的叫出了阿斗的名字。反观司马懿,出了老了一些意外,并没有什么变化。

    “司马懿,我们好久不见了!”阿斗笑着说。

    “想不到,真是想不到!我曾经无数次的想过,寿春城破的时候,我会是什么下场,没想到,咱们竟然会在这种情况下相遇,哈哈……”司马懿猛地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英雄末路的感觉。

    见到司马懿这幅摸样,阿斗有些怜惜的叹了口气,随后开口说:“司马懿,你也算是一代英雄人物,我用此法,也是迫不得已,实话实说,正面交战,十年内,我恐怕是难以攻破寿春。”

    “两军交战,本就是尔虞我诈,我司马懿技不如人,没有什么好说的。不过事到如今,希望汉主能够解我心中一疑惑之处。”

    “你是想问谁是内奸吧!好,我成全你,黄皓,过来吧!”

    随着阿斗话音落下,黄皓从后面走了上来。

    “黄皓,是你!竟然是你!我真的没想到会是你!”司马懿苍凉的声音响起。

    黄皓贪财,但是胆子却小的很,而且司马懿向来看不起宦官,认为宦官难成大事,所以司马懿如何也不会想到,是黄皓出卖了自己。

    “司马懿,黄皓本来就是我蜀中人士,当年,曾经是我身边的近臣。”阿斗缓缓说。

    “近臣!”司马懿恍然大悟,随后想起黄皓自从孙登登基的时候,便已经是在东吴皇宫了,也就是说那时候黄皓就被安插在了东吴皇宫。

    “好心机,好算计!想不到那么多年前,曹丕尚在之时,你便已经开始谋划江东,罢了,败在你手上,我无话可说!”司马懿很留恋的向着四周望了一遍,随后接着说:“还请汉主亲自取我性命!”

    “为何?”阿斗不解的问。

    “汉主你雄才大略,力挽狂澜,方有如此之世,秦皇汉武,皆不如你,能够死在你手上,我司马懿死而无憾,还请汉主成全!”司马懿说着,缓缓闭上了眼睛。

    “好,司马懿,朕答应你,另外朕还答应你一件事,朕会保全你们司马家族,你的幼子,朕也会留下来,算是给你留一条血脉吧!”阿斗说着,伸手向着司马懿的眉心点去。

    看着司马懿得尸体,阿斗略微有些惆怅的叹了口气,紧接着对身边的张嶷说:“把司马懿的尸体收了,还给河东司马家吧!”

    随后,阿斗再看了看身后的黄皓,接着说:“黄皓,你这次功劳不小,回去以后,朕已经将你的家乡赐予你为你的封地,你也算是衣锦还乡了吧!”

    ……

    二十年后,长坂坡。

    当阳桥已经从新修葺了一番,当年的木桥也已经变成了一座石拱桥。

    “长坂坡还是当年的长坂坡!”阿斗长叹一声。

    看了看周围的郁郁葱葱,阿斗心中突然升起了一股惆怅,如果不是自己的到来,现在中原大地,应该还是一片战乱。姜维还忙着一次次的北伐,耗尽蜀国最后的一点国力;东吴应该忙于内乱,皇帝走马观花似的上任;魏国司马懿也应该掌权,钟会等年轻将领大概已经开始崭露头角。

    不过这一切,随着阿斗的到来,都生了改变,中原大地提早好几十年,回归了和平。

    回想起那些英雄人物一股接着一个的出现,又一个接着一个的逝去,曹操、刘备、孙权,昔年叱咤一方的豪杰,如今也不过化为了一培泥土。所留下的,不过是史书上的几个名字而已。

    “有朝一日,我也会变成这一片尘土,或许运气好一些,再次附身到某个人身上……”

    此时,一个年轻人从后面走过来,手中还拿着一件长袍。

    “陛下,这里风大,披上这袍子吧!”

    阿斗回头看了看这青年,随着指了指前面的当阳桥,开口说:“陈寿,这里便是当阳桥,昔年四叔在长坂坡七进七出,才救得朕的性命,三叔单枪匹马立于桥上,喝退曹操几十万大军。”

    没等陈寿答话,阿斗接着说:“从黄巾之乱起,天下动乱了五十余载,这五十年,英雄豪杰辈出,如今回想起来,乱世出英雄,果然是没错的。陈寿,朕给你个任务,去写一本书,将黄巾之乱起到现在的事情,全都写进去。”

    “陛下是让臣写史书?”陈寿开口问。

    “不错,写一本史书,流传下来,让后人好好的看看!”

    “臣遵旨!昔年左氏著书,名为《春秋左氏传》,司马氏著书,名为《史记》,班氏著书,名为《汉书》,臣请陛下为此史书赐名。”

    “赐名?”阿斗微微的笑了笑,很随意的说:“就叫《三国志》吧!”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