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红旗蛮眼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章 红旗蛮眼熟 (第2/3页)

头一拧,眼睛狠狠地盯在日期上面,如果没记错的话,再过几天有着钢铁领袖称号,苏维埃毫无疑问的掌权者斯大林马上就会突然去世。随着斯大林的去世,朝鲜战争也会马上结束,至于报纸中的战服交换问题,共和国也被迫接受不利的方案。

    朝鲜战争,美国和新生的共和国正面对垒,双方都承受了巨大的损失,在后世,曾经有很多人认为,朝鲜战争最大的胜利者是苏联,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么并没有错。但也只是一个方面来讲,从某个方面来讲,苏联付出的代价更加高昂,而且随后几十年后慢慢的呈现。斯大林去世后。

    随之莫洛托夫在苏共高层提出必须尽快结束朝鲜战争,因为它已经给苏、中、朝三国都带来巨大损失。莫洛托夫发现,无论美国人自己是否意识到,它仅以第八集团军与第十军就把整个苏联势力拖住了。

    当苏联因全力支持中朝而陷入朝鲜战事之时,美国已经不声不响地完成了世界霸权的部署:欧洲正式拥戴其为军事领袖;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已经变成军事集团;西德、日本已经成为西方盟国,并且实施了重新武装德国的计划;美国迅速以军事条约部署了对苏联势力的包围圈;广大中间地带国家纷纷投靠美国。

    更重要的是,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基本失败,军事打击力量增长了三倍以上。特别是美国已经完善了战略空军的建设,制成了热核武器,这对苏联构成直接威胁。这些问题,个个都需要苏联在很长的时间里慢慢破解,甚至永远都破解不了。谢洛夫保持着拿着报纸的姿势久久不动,似乎变成了一具永恒的雕塑。

    朝鲜战争非常重要,但却并不是谢洛夫所关心的问题,换句话,谢洛夫没资格关心朝鲜战争。可是斯大林的死亡这件事和谢洛夫却有关系。甚至可以,一不心谢洛夫就会因为这件事丢掉现在的职位。虽然是二月份,巴库的气温却并不像苏联其他地方一般寒冷,可是一样让谢洛夫遍体生寒。在脑海中闪电般的回忆自己到底有没有参与到高层的政治斗争里面,结果让谢洛夫略微松了一口气。似乎这个年轻的书记身上并没有挂上派系的标签。

    至于参与到斯大林死后上面的争斗中,谢洛夫从来没有想过,神仙打架殃及池鱼的事情屡见不鲜,面对着莫斯科的大佬们,虽然谢洛夫是阿塞拜疆共青团第一书记,但是他并不是认为这个书记的头衔可以让自己活得更长久,在大佬们的眼中,一个自治共和国的书记并不比一个扫大街的份量重多少。

    谢洛夫已经决定最近一定要好好做人,挺过斯大林死后的风波,以后不愁没有出头的机会。看着镜中年轻的面孔谢洛夫很有信心,二十六岁的共青团书记,也只有在五十年代的苏联这个成年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