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章 穷病难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章 穷病难医 (第2/3页)



    “穆公子,若您愿意,容家会在京都为您开家医馆,屋舍、伙计的资费全部由容家承担,药材由沈家按成本价提供,不收分文利钱。”

    “此外,沈家每年还额外资助这医馆白银千两,专用于救治那些连成本药也买不起的病患。”

    每年资助千两白银……

    穆临渊和宝瓶都惊诧地看向容钰。

    就连邵北城也微微动容。

    被这样三道灼人的目光盯着,容钰面上显得很是淡定。

    当然,若此时的她确然只是个八岁女童,必定不敢夸下“每年千两白银”这种海口……

    毕竟,设若风调雨顺,农户辛苦耕作一年,除去税银、佃银、家用,结余往往仅有区区几两银子;

    兵甲背井离乡,血战沙城,每年所得津贴仅几十两银子;

    学子十年寒窗,万幸进士及第、成为朝廷命官,一年的俸禄亦不过约百两银子。

    即便繁华富庶如京都、苏杭,年入能达白银千两的普通人家也甚是稀少。

    普天之下更多的是所谓贫者,比前面所说的人都俱要不如,只求温饱度日,常年身无分文。

    就连容钰自己,身为家境宽裕的泰宁侯府嫡出小姐,亦仅有每月十两月钱的进项。

    可她却开口就是,“白银千两”。

    这底气,是源于她上辈子对沈家的了解。

    有句话,叫财不外露。

    尽管行事低调、小心谨慎,可就是这样,说起当世富商巨贾,人人都会说其中必有苏州沈家。

    容钰不知道沈家究竟有多少钱。

    但她知道沈家填进容家多少钱。

    大沈氏当年带着巨额嫁妆嫁进容家,那嫁妆每年的收益在轻松支撑起泰宁侯府的开销之外还能结余颇多。

    后来,小沈氏作为填房嫁来,嫁妆虽不及大沈氏,却也是惊人的巨额。

    沈家是商贾,不愿张扬,容家亦不愿世人知悉沈氏夫人们究竟带了多少嫁妆入泰宁侯府,所以,尽管人人都能想到先后两位沈氏夫人的嫁妆必然异常丰厚,却并不清楚究竟有多丰厚。

    那些嫁妆……

    按大周律,有亲生子女的妇人身故后,其嫁妆归其亲生子女。

    所以,大沈氏的嫁妆本应由容华、容晔姐弟分得。

    可容华嫁给穆临渊时情况特殊,最后她的大丫鬟背着包银票就陪着她离开了京都。

    后来容滢出嫁时,因她嫁的是皇子,容衡与沈家商议后,把大沈氏一半的嫁妆给她做了陪嫁,此外沈家还另添了妆。

    容滢那样美,她的嫁妆又空前地丰厚,以至于后来十余年过去,京都许多人仍对端王妃出嫁那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