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交相辉映 (第2/3页)
,即近天理……”
苏油补充道:“以他心为己心,即体近人情天理之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让最大多数的人完其命而不觉缺憾,守其性而不觉拘束,得其教而不觉厌烦,是为中庸。”
张载感慨道:“明润年纪虽然幼小,但是与义理却是思之甚深,都说蜀中文士多文辞而少义理,如今看来,所言不实。我还有一个问题请教。”
苏油躬身道:“不敢,还请先生道来。”
张载说道:“君子小人,能否共立于朝?”
这话如果是别人问出来,苏油肯定会怀疑其用心,不过张载问出来,那是真心追求学问。
苏油也不避讳,这本身就是他今后立身处世之道。
于是直言道:“先生的元炁说,可已大成?”
这是关学的核心内容。
宇宙和世界的本原,其基础是物质还是精神,这是哲学的最基本的问题,也是每个哲学家必须回答的问题。
张载认为,炁,可以用来表述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和物质运动基本状态,不论聚为有象的“有”还是散为无形的“无”,究其实质,都是“有”。
而“无”,则是一个理论上的概念,实际上不存在,所谓“太虚即炁,则无无。”
这就是炁本论。
由此便发展出物质永恒论——张载认为:宇宙的本体,万物的基始是炁,所以一切万物都是由炁转化而来,形态万千的万物,都是炁的不同表现形态。
炁作为宇宙本体,是永恒存在的,只是存在形式在不断变化,以不同的形式表现。
物质本身的消灭,生成和转化中,并不存在炁的消亡——这就是“炁为本体”、“炁化万物”、“炁无生灭”。
这种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物质的永恒性思想,在如今是相当先进的。
有了炁本论打底,按照哲学思路,接下来就该解释其运动,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了。
张载认为,炁的本然状态是无形的太虚,炁的基本特性是运动与静止,炁在不断进行“郁蒸凝聚、健顺动止”。
万物生死动静的改变,都是炁变化的体现和结果。
之所以会这样,张载认为,是因为太虚之炁为阴阳之二炁合和体的缘故。
阴阳未分的浑沌状态,即太虚,也称之为元极。
后边的理论大家就熟悉了:无极而太极,太极生两仪。阴阳交互变化而生万物。
阴阳二气处同一个统一体中,既相互对立,相互斗争,相互激荡,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生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