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嘴炮堂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章 嘴炮堂哥 (第2/3页)

荆棍儿放哪里去了?不用等石家人上门,现在就把你揍死算给村子里除害!”

    苏油抱着书转身就跑:“得得得,我去还不行?告诉你们等翻年才知道我的好!”

    跑出敞坝才有机会细看手里的书籍,一看差点没摔了。

    宋版蜀刻大字本《论语》《春秋》!

    乖乖!当年在蜀州省博物馆里见过,妥妥的国宝啊!

    老伯爷还在后边喊:“你三堂哥今年四十四,住纱縠行,要有礼些喊明允先生!堂嫂姓程记住了!先躲几天不用急着回来!”

    接着就看见苏油一个跟头摔倒在土垄下面,老伯爷摇头叹息:“娃子倒是聪明娃子,就是太淘气!明允脾气大,看看让他拘着能好点不……”

    “唉!毁了一村的果树,现在连别村的猪都祸祸上了。得,老头儿还得去跟石家把猪买过来……真是臊我赵郡苏家脸面哟……”

    ……

    左顾右盼了好一阵,苏油一路走,一路看着街上热闹的景象思索。

    姓苏的明允先生,满大宋三百一十九年,就只有一位。

    不过他对这老堂哥的印象其实不大好,这堂哥行事文章过于锐激,人家老王评价得就没错,那个《六国论》,还真就是纵横家言。

    至于《辨奸论》,更是泼妇骂大街,毫无营养。

    看看人家司马光,轻飘飘利用一道考题:有某人认为,“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大家都读过书的,一起来论论吧。

    三句总结钉死某人千年,连皇帝都按不住,这才是战略级核导弹。

    老堂哥的文章,因为恣肆激越挑战当朝执政,文章一出便被文人圈子大力传扬,杀伤力的确是有。不过只能算歪把子机枪。

    除了文辞成就高得一逼之外,思想性上按千年后的观点来看,只能说幼稚。

    拿政敌衣着行为习惯等琐碎处作为漏洞进行大肆攻击,在苏油的眼里,这就是打蛇没打到七寸上,落了下乘不说,还添乱,还暴露了攻击方向,还刷低了同党人品。

    倒是那个大侄儿,绝对是巨型偶像,中国文坛上辉耀万古的吉祥物,嗯,小侄儿其实也不差……

    刚想到这里,苏油站住了,一拍脑门:“哎呀!差点忘记了那件大事儿!”

    上一世逛三苏祠的时候,苏油知道,明年眉山城里,会出一件大事,那就是江卿苏程两世家的决裂。

    起因就是嫁入程家的苏八娘。

    这事情说起来话就长了。

    苏东坡曾在诗文里提到过当时在眉山的望族:“炯炯明珠照双璧,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