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4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42 (第2/3页)

前放着,好像也和蔼问了她几句话,曼丽像个学生,一副谨慎作答的模样。

    老头儿点点头,又进去了,

    就见酸梅蛮兴奋的样子,又抓着曼丽的手腕坐下来,不停地一旁着什么,时而还手握拳头像打气一样……

    叫照照意外的一幕来了,

    老头儿进去倒拿出来一副二胡,

    曼丽忙起身,

    老头儿递给她,

    曼丽也没话,就跟学生见了老先生的,一点头,再两手接过来,

    酸梅赶紧跑过去,帮她把板凳往后移了移,

    曼丽坐下,

    你知道她身上斜背着她那布包包,往后一推,真跟旧社会卖艺的没两样,

    但是,

    当曼丽握好胡身,把好弦……那范儿一出来,你就知道她一定是内行人!

    更不谈,第一个音拉出来……

    店里谈生意的人都看过来了,

    因为,

    这是演奏级别的,

    感情带在里面,更别岂是这里市井杂耍艺可攀比的听觉盛宴。

    曼丽拿出了她最拿手的“影调”,

    快弓、顿弓、跳弓、滑音一个接一个优美动听的声音从曼丽指尖流淌,传递着丰富的情感内涵。

    这里当真得道道,

    瞿淑清培养曼丽当真是下了血本,

    曼丽从到大,只要摸过的器,一定买最好的,

    更别在“师从”上的高额付出,

    曼丽的二胡启蒙师傅就是大名鼎鼎的“中京派”传人柴云。有人,二胡艺术是手与心的交响,指尖与臂腕共同发力,左手与右手协调配合,方能达到“琴随人意”的效果。当年柴云初见曼丽时,并不看好她,倒不是曼丽的自身资质,曼丽手长,确实是学医亦或玩器的“天赐之手”,哪怕送来时,曼丽都十六了,看上去年纪也不合适了,但是,这都不是问题的主因,关键是注意力,那会儿的曼丽太好动了,脾气也不好,可娇气得令人发指……

    到底功夫不负有心人,柴云尽了心,曼丽也尽了心,如今,看看眼前曼丽,

    娴熟的技巧、动情的演奏,深沉中感受柔美,雅致里生发奔放,时而委婉轻诉,时而欢跳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