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 百无一用是书生 第六章 蛇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卷 百无一用是书生 第六章 蛇鼠 (第2/3页)

眼开铤而走险,这其中必有原因。

    陈子浩喊来一个随从,吩咐几句,不一会,王村长便走进来,那王村长虽长了一幅苦瓜脸,却挤出满脸笑容,殷切上前行礼,问:“少东家,有何吩咐?我正让准备饭食,一会就好。”

    陈子浩言道:“李公子想知道本地收成如何,你据实回答就可。”

    王村长笑道:“那公子可就找对人了,老汉在王家庄住了五十多年,这王家庄附近田产,我是了如指掌,都在肚子了呢!”

    李无忧便问了刚刚的问题。王村长认真回想了一下道:“我王家庄附近田产上田不多,但好在靠近丰水河,勤快一些,产量还是有的,今年的庄稼还没有收上来,不好算,往年收成不错的时候,一亩地总有个百来斤产量,一家人多的种个百来亩地,青黄不接时再到山上找些野菜树根什么的。”说着,王村长颇为自豪的说:“老夫当村长这二十多年,村子里是少有人饿死的,还有不少小子长成了人。”

    李无忧闻言大皱眉头,亩产百斤也算好吗?长乐山书院也有田产,不说那些对农事感兴趣的学子的实验之地,便是普通农户怎么着亩产也在三百斤以上啊。就算如此,每亩百斤,那百亩也是万斤,除去佃租税收,总还有八千斤的存粮,一家十几口人口粮应该还是可以应付的,要是俭省一点,还有富余才是。为何还有青黄不接之时草根树皮的充饥?

    李无忧言道:“这样的亩产可不高啊。”

    王村长刚还在得意,听到这话,一脸尴尬,心说这人是不是读书读傻了?这样的亩产还不够?

    李无忧对王村长说:“不知村上耕田种地可有条成?”

    村长更蒙了,种地就种地呗,还啥条成?

    见得村长没明白,李无忧就简单把在学院整理的一些农书上的耕种之法慢慢讲解出来。

    “学院有《农书》不少,其中适合我们丰水附近耕地的也不少。《新窑农书》所说的“畎亩法“,即谓“垄上曰亩,垄中曰畎“,即“垄作法“。我观村外田地并无划分,也无沟渠,要是做沟开渠,细细耕作,亩产当能上去。”

    陈子浩一听,连声问道:“此言当真?不知可增产多少?”

    王村长也是满脸期盼的看着李无忧。

    在这个读书人不多的时代,能俯下身研究农事的读书人就更少了,而那些老农虽然也有不少经验,可是那只是自身经历得多了,叫他说个所以然了就办不到了。也只有长乐山书院这种地方,才会有人做这方面的研究。现在赶上有一个人刚好对农事有研究,这样的机会怎能放过?不光是王村长这样的老农民,就算是陈子浩这样的地方豪绅家的大少爷也知道世事艰难,庄稼才是根基。

    而李无忧此次下山,也是有心做些事情,不能埋没所学,虽说“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但是这天下也不是仅是帝王家的,还是天下人的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