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章 海上营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章 海上营救 (第2/3页)



    “北京”号航母为了应对各种可能的情况,配备了一个海军陆战连,由军区的海军陆战旅选拔优秀士兵组成,命令一下,陆战连里的狙击手立刻登机,赶往坠机海域。

    林远之所以下达这样两道命令,是因为他突然想通了一件事,从他得知航母回到过去的那一刻起,心里就产生了一种这场战斗无论怎么打都会赢的错觉。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感觉,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来自未来,掌握着人类最尖端的军事科学技术,从而轻视对手。那架直20的坠落就像一声警钟,把他从这种毫无道理的自信拉了出来。他这才意识到,对面的对手,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海军军人,他们可能没见过飞机,没见过导弹,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知道怎么打击飞机。

    事实与林远想到的并没有太大的差距,在那架歼20发射导弹击中“扶桑”舰的之后,包括日本舰队司令――海军中将伊东佑亨在内的每个人,都不相信“扶桑”舰是遭到了敌人的打击,他们更相信是“扶桑”舰自己的锅炉事故引发了爆炸。可是有一个人却非常清醒,他就是“浪速”舰的舰长,海军大佐,东乡平八郎。

    东乡平八郎此时还没有他日后的显赫名望,在中日甲午战争的十余年后,也就是1905年,时任日本联合舰队司令的东乡平八郎率领手下舰队,击败了不可一世的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被后世的日本军人奉为“军神”。

    “扶桑”舰爆炸之后,“浪速”号的观察员向东乡平八郎汇报了他观察到了一切:“一个会飞的东西接近‘扶桑’舰,从那个东西的下面飞出两个东西,速度极快,撞上了‘扶桑’舰,紧接着‘扶桑’舰就爆炸了。”尽管东乡平八郎没有见过飞机,可是长年的军旅生涯让他拥有了常人所不及的思考能力,他是一个很刻苦,乐于学习新知识的海军军官,他在英国留学了八年,期间阅读了大量的军事书籍,在不懈地学习中,他意识到:人类的军事技术进步,总是会发生在那些看起来寻常的领域,比如说马镫,比如说火绳枪的三段射法,那么我们所处的时代,军事科学技术又会有哪些进步呢?东乡平八郎自然地想到了天空,如果有人能制造出会飞的东西,那么这个它对于军事技术而言简直是一个飞跃。可是他只是一个军人,他不是科学家,也不是工程师,他没法把自己这个看似不可能的设想变成现实。

    当东乡平八郎听了自己的观察员的叙述的时候,他便隐隐约约感觉到,这个飞跃要到来了,所以他命令所有观察员,除了监视对面的北洋舰队之外,还要密切关注空中。

    不一会儿,那架直20就飞过了“浪速”舰,扑向纵队排头的旗舰“松岛”,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