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二章 调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二章 调令 (第2/3页)

治县,人口不算太多。不过化隆有两大特产,一是牛肉拉面,二是枪。有经验的刑侦人员发现来源不明的枪支时,他们首先要问的就是,这是不是来自化隆?”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枪支交易的黑市上,‘化隆造’几乎就是高质量黑枪的代名词。化隆造枪技术直接来自‘青湖王’马步芳的传说更为此增加了不少传奇色彩。青海省最早发现制贩枪支是在1991年。经过警方侦查,造枪的人正是来自化隆,其父亲原先是马步芳部队中的军械师。”

    “在民国时期,在我国西北的甘南、宁春、青湖地区,存在着数股强大的回族军阀。由于其首领皆为回族马姓,故称“马家军”,也称“西北群马”。而“西北群马”中实力最强的,当属“宁夏王”马鸿逵和“青海王”马步芳两家。

    “简单提一下,说到马步芳,一般人能想起来的好象没有什么正面事迹,毕竟这人确实恶迹斑斑。其实,这人在抗日年代还是起到了一点作用,详细的我就不跟你们说了,想知道的自己去查,防止你们被我带着误入歧途。”

    “化隆与其说是一个制枪基地,还不如说是一个枪支组装和集散基地。由于缺少大型工业企业支持,枪支所需的零部件需要来自外地,装配完成后再经特殊渠道流入黑市。”

    “就算九十年代国家全面禁枪,但是这玩意利润真是高的出奇,所以很多人都愿意铤而走险。社会就是这样,只有利润足够大就会有人铤而走险,所以这玩意只能最大程度的打压,并不能完全禁止。”

    听完这一番话,我开玩笑的说道:“副队长,我在警校的时候,听见过一条保密规定。”

    “什么玩意?说来看看。”孙建国摁灭烟头,嘴里嘀咕了声。

    “如果你身边出现了高谈论阔,并且表现出自己非常的剥削,各方面不论政治、经济、历史等各方面好像都有所涉猎,这样的人可能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