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最终章 风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终章 风起 (第2/3页)



    萧景琰知道现在时间确实紧迫,军事上的事留着殿上这些人也没什么好商量的,当下命他们各自去忙手头的事。等大家都退出之后,他才起身走向梅长苏,道:“看你的意思,似乎对于将帅的人选,已经有了大概的想法?”

    “是。”

    “别跟我说你要去,就是我去也不会让你去的。”

    “那我们就先说说别的,”梅长苏也没强争,“这场战事必须动用赤焰旧将,这一点殿下没有异议吧?不是我自夸,虽然带的不是熟悉的兵,但赤焰人的声名摆在哪里,首先就不需要担心属下兵将是否心服的问题。”

    “这是当然。对赤焰旧将而言,立威这个过程并不难,大家心里都是敬服的。”萧景琰赞同道,“再说沉冤方雪就临危受命,只会令人感佩。若派了其他人去,怕只怕将士们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又要卖命为大老爷们挣功劳’了……”

    “我粗排了一下,东海让聂铎去是最合适不过的,你尽可放心;夜秦没什么好商量的,暂且不说。北燕拓跋昊率的五万铁骑一路狂飙,后备却有问题,不象是做足了功夫,有多大企图的样子,目的很可能只是为了取得胜果之后,跟我们谈判,得到金银财帛,或者要回四十年前割让给我们的三州之地。拓跋昊是支持他们七皇子的,北燕尚武,他这一战若能得回失地,七皇子的声名必然高涨,就算不能,多得些财物也好。他心里有所欲,却患所失,根本经不起几个败仗,所以对付他,一定要挫其锐气,等他发现得不偿失时,自然会退兵。要论以刚胜刚,以快打快,聂大哥的疾风之名可不是浪得的。虽然他现在说话旁人听不大懂,不过冬姐已经听得十分顺畅了,他们夫妇同去,再配些好的校尉偏将,拓跋昊绝对讨不了好。”

    “没错,我也是这么想的,兵分两路,聂锋带七万人迎击北燕,大渝那边就是我……”

    “景琰,”梅长苏按住他的手臂,轻轻摇着头,“你听我说,先听我说说好不好?”

    “好,你说吧。”萧景琰一挑眉,“我看你能说出多大一朵花来。”

    “首先,你不能去。这么大的一场战事,除了前线厮杀以外,后方的补给调度支援更加重要。不是我信不过皇帝陛下,而是根本就不能信他。我敢肯定,你一旦轻出,后果不堪设想,这一点,你千万不要心存侥幸。”

    “这个我何尝不知,可是……”

    “既然你不能去,那我们接下来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谁合适去,”梅长苏快速地截断了他的话,“站在下阶军官和士兵的立场上来看,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主帅呢?那一定得是一个真心实意想低御外侮,有声望,有能力,可以令他们甘愿受其驱策的人。除了不能调动的霓凰和西境军的章大将军以外,我只想到了一个人。”

    “谁?”

    “蒙挚。”

    萧景琰眉头一皱,立时就要反对,被梅长苏抬起一只手制止住了,“蒙大哥以前在军中时,就以作战勇猛著称,颇有几件传奇轶事,名声很高,他又是我们大梁的第一高手,在士兵的心中,自然有如天神一般,派他去,场面一定是压得住的。”

    “可是一个人善不善战,跟适不适合当主帅,这是两码事吧?”萧景琰瞪了他一眼,“你明明知道的,蒙挚确是一员猛将不假,但要担当主帅之职,他还……”

    “我知道,上位者在任命主帅时所要考虑的,当然和士兵们所想的不完全一样。身为主帅,首要职责是统筹全局,排兵布阵,这些的确不是蒙大哥所长,需要设法弥补……”

    他说到这里,萧景琰突然明白了过来,“哦,你是不是想跟我说,只要在蒙挚身边放上一个懂得统筹全局、排兵布阵的人就行了?这个人是不是就是你啊?”

    梅长苏向他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轻声道:“景琰,你先别急着否决,我也不是凭一时意气提出这个要求的。想当年的聂真叔叔,不也是不谙武力、身体孱弱吗?他常年在前线,除了最后谁也没逃过的那一次,他何曾遇到过危险?这次你让我去,自然和他一样,有蒙大哥和卫峥在,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可这次援军的声势,怎么能和当年赤焰军比?战场上的艰难危凶你我都知道,我不是担心你应付不了战局,实际上那个是我最不担心的部分,可是小殊,打仗行军,那是要体力的!”

    “我要是对自己的身体没有信心,就不会向你要求出征了。你想想,我明知蒙大哥并非帅才,却劝你任命他,如果正在交战的关键时刻,我自己突然病个人事不知的,那岂不是害了蒙大哥,更对不起前线的将士和大梁的百姓吗?”梅长苏凝视着好友的脸,言辞恳切,“景琰,你相信我,我最先考虑的就是自己的身体状况,这一点不成问题。当前的局势如此危殆,也由不得我冒险任性啊!”

    萧景琰抿紧了嘴唇,找不出话来反驳他,但心里终究是悬着的,不肯点头,索性便板起了脸,不开口。

    梅长苏并没有进一步劝说,反而慢慢步至窗前,看着庭外有些萧疏的深秋景致,眉宇之间神情悠远,仿佛正在回溯时光的逆影,遥想过去的峥嵘与青春。

    “北境,是我最熟悉的战场,大渝,是我最熟悉的对手。”良久后,梅长苏缓缓回头,薄薄的笑意中充满了如霜的傲气,“也许因为骨子里还是一个军人,即使是在这漫漫十三年的雪冤路上,我也随时关注着大渝军方的动向,没有丝毫的放松。说句不怕你恼的话,就算是你,也未必比我更有致胜的把握,更遑论他人。择适者而用,是君主的首责,而你我之间,不过私情而已。景琰,大梁的生死存亡,难道不比我一人安危更加重要?”

    梅长苏刚才并没有留心听大殿这边的争论,但他说的这最后一句话,却与萧景琰试图说服群臣的那句话一模一样,令这位背负着江山重责的监国太子不由心头一紧。

    如果面前站着的是林殊,一切自然顺理成章,没有人会想要阻止林殊上战场的,他是天生的战神,他是不败的少年将军,他是赤焰的传奇、大梁的骄傲,他是最可信任的朋友,最可依赖的主将……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再坚韧的心志和强悍的头脑也抵不过病体的消磨,只要一想起他病发晕迷的那一夜,萧景琰的心便会揪成一团,不管怎么说,梅长苏终究不再是林殊了……

    “我听卫峥说,你有一个蒙古大夫吧?”沉思半晌后,萧景琰想到了一个拒绝的借口,“我要见见他,如果他说你可以去,我就同意……”

    听到这个要求,梅长苏的眸中突然快速闪过了一抹复杂的神情,不过瞬间之后就消失了,再仔细看时,表情已被控制得相当完美。

    “好吧,我回去跟蔺晨说说。”梅长苏微微欠身,“筹措出征,殿下还有一大堆事要办,我先告退了。”

    萧景琰被他自若的神态弄得心里略略发慌,总觉得有些什么掌控之外的事情在肆无忌惮地蔓延,可细细察时,却又茫然无痕。

    不过这股异样的情绪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前方急报很快又一波接一波地涌了进来,瞬间便占据了他的全部思绪。一系列的兵力调动、人事任免、银粮筹措、战略整合,各部大臣们轮番的议禀奏报,忙得这位监国太子几乎脚不沾地,甚至没有注意到梅长苏是什么时候悄悄退出的。

    比起紧张忙碌的东宫,苏宅显得要安静宁和得多。不过战争的阴霾已经弥漫了整个京师,苏宅也不可能例外,当梅长苏进门落轿之后,大家虽极力平抑着,但投向他的目光还是不免有些躁动不安。

    “请蔺公子来。”梅长苏简略地吩咐黎纲后,径直便回到了自己的卧房。片刻后,蔺晨独自一人进来,脸上仍是带着笑,站在屋子中央,等着梅长苏跟他说话。可是等了好一阵子,梅长苏却一直在出神,他只好自己先开口道:“我刚刚出去了一趟,你有几个小朋友正在募兵处报名从军呢。看来这世家子弟也分两种,一种如同蠕虫般醉生梦死毫无用处,另一种若加以磨砺,却可以比普通人更容易成为国之中坚……”

    “国难当头,岂有男儿不从军的?”梅长苏语调平静地道。“蔺晨,我也要去。”

    “去哪里?”

    “战场。”

    “别开玩笑了,”蔺晨的脸色冷了下来,“现在已经是冬天,战场在北方,你勉强要去,又能撑几天?”

    “三个月。”

    他答的如此快捷,令蔺晨不禁眉睫一跳,唇色略略有些转白。

    “聂铎带来了两株冰续草,”梅长苏的目光宁和地落在他的脸上,低声道,“此草不能久存,你一定已经将它制成了冰续丹,是吧?”

    “你怎么知道的。”

    “这里是苏宅,我知道有什么奇怪?”

    蔺晨背转身去,深吸了两口气道:“你知道也没用,我不会给你的。”

    “你的心情,我很明白。”梅长苏凝望着他的背影,静静地道,“如果按原计划,我们一起去赏游山水,舒散心胸,那么以你的医术,也许我还可以再悠悠闲闲地拖上半年……一年……或者更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