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04章 李儒叹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004章 李儒叹服 (第2/3页)

李肃所说的后两个好处!”李儒轻轻捏了捏胡须,眉宇间忍不住露出几分赞许。

    “后两个好处?妙在哪里?”董卓不明所以,一脸茫然地追问。

    “妙在授官!”李儒言简意赅地回了四个字。

    “授官有何妙处?”董卓依然不解。

    “自然妙,军中大比武前三甲,由相国大人亲自授官,此举可谓开大汉之先河,让相国可以自由提拔军中以及寒门之人,这可以让相国不再受朝堂掣肘,可谓精妙绝伦,就连儒也是自叹弗如啊!”李儒眯起眼睛,双眼闪烁着摄人的精光。

    刷!端坐于上方的董卓霍然起身,脸上不禁露出大喜之色。

    旁人不知道,董卓怎么可能不清楚其中的奥妙。

    自起兵入洛阳以来,朝堂之上反对之声日益高涨,董卓被逼得不得不捏着鼻子放过袁绍,甚至还得重用他,原因是什么。

    当然是因为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有如此庞大的势力做后台,因此董卓非但不能治袁绍之罪,还得用他做官。

    不仅如此,因为朝堂的制度所限,官员举荐权握在这些人手中,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恐怕还得重用他们这些士人。

    不信看看董卓上台后用的人就知道,蔡邕、黄婉、王允,包括后来起兵反董的韩馥、孔伷、袁绍、张邈等人,无一例外都来自一个团体,那就是世家,但是偏偏不得不用。

    如此一来董卓心里能痛快?

    毫无疑问董卓最近相当不痛快,非常地不爽,尤其是对朝堂上的这些个官员,恐怕董卓现在已经对这些人起了杀心,只是差一个杀人的由头而已。

    因此在这个时候提出全军大比武的策略,解放了董卓用人的掣肘,无疑正中下怀,难怪董卓会如此高兴。

    不仅如此,李儒还有一句话没说,也不敢说。

    可就算如此,董卓仍然激动的差点跳起来。

    “还有一个好处妙在何处,文优快快道来。”

    “遵命!”李儒点头应是,缓缓道:“相国,儒以为此策最妙的最后一处可谓气吞万里,因为有授官这一好处摆在眼前的好处,必然全军振奋,强军唾手可得,而有了强军,不但可以震慑宵小,更能震慑天下,只要假以时日,这天下尽在相国掌中。”

    “哈,哈,好,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