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百八十四 北伐闹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三百八十四 北伐闹剧 (第2/3页)

和韩琦都没想到,李不弃正等着他们发国债呢。

    李不弃是希望大宋好,但是很明白有些事情自己拦不住,也就不介意利用一下这些事情。至于结果,李不弃还不担心——大宋足够大,不是那么容易就垮掉的——至于老百姓受了苦,只要到时候有人受到惩罚,老百姓也只能选择满意。

    在大宋再次发行国债的消息刚刚传出时,另一则消息也同时传遍了大宋,说是那有高官、勋贵作后台的十几家银行要借此次发行国债把大宋财力最强,却没有强大后台的四家银行挤死。这四家银行就是实业银行、航运银行、海外开发银行和陕西开发银行,而挤死它们的手段也很简单,就是向四家银行大量摊派国债,抽干现金流,然后煽动挤兑,逼迫四家银行卖身。而且当四家银行无法维持的时候,就只能贱买那些国债,到时候就是一场血流成河的抢劫。

    上次赵祯为了广南战事先后发行了六百万贯的国债,辽国比交趾的体量要大很多,要打败辽国拿回燕云,发行两千万贯国债也有可能,摊派给四家银行,真的能让四家银行现金流断裂。这不光是让四家银行的从业者紧张,那些在银行中存款的商人和工场主也极为紧张。因为这四家银行从某些方面来说有些像商人和工场主们的互助机构,往里面存钱后,贷款可以按照你存钱的额度优惠,利息是低于那些以放贷为唯一目的的银行的。如果这四家银行倒闭,这些商人和工场主需要资金周转的时候就只能去借高利贷了。

    正因为这些商人与工场主对低息信贷的依赖,这次他们没有选择对银行挤兑,而是选择了反抗,陕西、山东、江苏、浙江和广东发生了大规模的商人罢市,工场主鼓动工人向官府请愿的风潮,把皇帝和宰相们弄得焦头烂额。

    对他们来说这就是一场无妄之灾,因为皇城司调查之后报告说都是谣言惹的祸,各家银行里刚刚有人提出此事,还没来得及串联呢,也不知怎么谣言倒先传出去了。

    不管这消息究竟是如何泄露的,这个屁股皇帝和宰相必须得擦。在进行战争的时候,后方必须稳定的道理他们当然懂,于是明诏天下,绝不摊派国债。此后这四家银行果然没有买一文钱的国债。

    但是国债并不愁卖,因为尝到了两次买国债的甜头,又因为这次国债利率定的甚高,好多人等着买呢。治平三年十一月开始发售总额一千万贯的第一期国债,在进入腊月之前就认购完毕了,小百姓连汤都喝不上——废话,国债利息定那么高为什么,不就是为了照顾自己人嘛,怎么可能便宜了不相干的老百姓?

    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