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章 天才学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章 天才学员 (第2/3页)

热烈的欢迎仪式,都有些弄不明白,自己到底是来学习的还是来视察的。幸好这段时间已经习惯这种情况,倒也是游刃有余。在一系列的过场之后,林俊终于来到了自己的宿舍。

    这宿舍完全超出了自己的预料。原来预计能给自己一个单间就不错了,没想到学院安排的是在一幢小楼里的整一个大型套间。三个卧室,还有单独的餐厅与会客室,都是宫廷式的装修摆设,其他的设备就更别说了。看小楼的式样,这应该是沙俄时代的产物。

    这边阿尔希波夫看到林俊的奇怪表情,还没等林俊开口就说:“这是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命令。”

    得,这下林俊连个发表意见的机会都没,只能无条件的服从。

    阿尔希波夫还给了林俊一把车钥匙,说是昨天内务部昨天刚送来一辆嘠斯—2型轿车,专门配备给苏联英雄使用的,而这也是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命令。

    “共产主义集约化经济就是好!”这是在林俊了解到只要出示“苏联英雄”的证件,在任何加油站都免费的规定后,心中的感慨。

    “阿尔希波夫同志,我想尽快开始学习,您看今天下午开始熟悉战机可以吗?”

    这个安德烈还真心急,连战斗理论都还没学就要上机——这是阿尔希波夫的想法。但想归想,说就不能这么说了,反正个年轻人爱干嘛就干嘛吧。

    “好的,安德烈同志,下午就上机。”

    茹科夫斯基空军学院拥有自己的机场,当下午林俊同阿尔希波夫一起来到机场时,看到了那些以前只有在教课书上才能看到的战斗机。

    老式的双座P-5型和最新式的伊-15和伊-16(“伊”即俄文“И”,为歼击机的意思)战斗机整齐的排列在机场两侧。

    “果然是苏联最好的空军学院,连实验阶段的伊-15和伊-16都有。”林俊想。(双翼的伊-15和单翼的伊-16是相伴而生的,因为苏联30年代认为战斗机不可能兼顾速度和机动性,水平机动性差的单翼机必须与双翼机一起使用,单翼机先追上敌机,再由双翼机与其格斗,但在西班牙内战和哈勒欣河对日作战后,才发现这种战术不符合实际而放弃。由于上述偏见,中央飞机设计局总设计师尼古拉•;波里卡尔波夫在1933~1934年同时研制了伊-15和伊-16,两种飞机都采用史维佐夫仿美国“旋风”设计的M-25星形气冷9缸775马力发动机,安装有四挺7.62毫米口径机枪。飞机为木金混合构造,机身肥短,机头粗平。伊-15为鸥形上翼,改进型伊-15比斯则是常规上翼。伊-15最大速度只有360千米/小时,但机动性突出,在1000米高度转一个圈只要8秒钟,1935年曾创造了14575米的世界升限纪录。伊-16是世界上第一架悬臂下单翼、可收放起落架战斗机,1934年被公认是当时世界“最快的战斗机”,时速最大可达460千米/小时.然而,由于后机身太短,稳定性不好,它需要熟练飞行员操纵。)

    原本按照阿尔希波夫的意见,是让林俊先上P-5熟悉战斗机的感觉,但林俊表示要先熟悉伊-16。

    “他喜欢伊-16就伊-16吧,安德卢普夫同志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