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疯狂的青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章、疯狂的青花 (第2/3页)



    但狂狐毕竟是个考古内行,化名“孔先生”的吴老手中这件梅瓶,根据通常的古瓷鉴定经验,狂狐没有看出丝毫破绽,非常有可能是传世真品。把它带到广州去参加征集有两个显而易见的好处:一是对方既然敢高价征集,一定是有权威的专业鉴定人员与设备,节省鉴定费倒是其次,主要是这一方面的鉴定很不容易;二是如果梅瓶确系真品,不仅可以大赚一笔,还可以不暴露自己的身份。

    狂狐如意算盘打的好,却万万没想到自己会栽在年纪轻轻的游手中,而这个梅瓶也成了他的催命符。

    除了梅瓶之外,游方还收起了狂狐的一个笔记本,巴掌大小的本子上记载了很多人的联系方式与备注,大多是用代号与暗语写成,上面没有任何特别的能表明身份的标记。除了狂狐自己,其它人不太容易看懂,就算看懂了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这上面可能记录了整个团伙的联络方式,以及参与洗白、走私、拍卖等等活动的联络人信息。前文提到,盗墓主要的利润在后续流通环节,也就是如何将盗掘文物变成收藏文物、通过公开或地下的市场转让出手的过程,这一行业中真正的大鱼不是直接参与盗掘者。

    杜秀才、狂狐这一类大的盗墓与走私团伙头目,其背后一定另有来头更大指使者,隐约能看到跨国走私与销赃集团的身影。很多被非法盗掘的文物,以低廉的价格走私出境,在境外摇身一变成为合法收藏品,再加上海关的火漆回流境内,以令人咋舌的高价卖给最终收藏者。

    吴老之所以会用民间收藏家的身份,找上杜秀才与狂狐这些人,其目的不仅仅是抓住这些盗墓团伙违法犯罪的证据,更重要的是想顺藤摸瓜,找出其背后跨国走私中间人的线索,虽然也做成了很多事,但最终不幸遇害。

    吴屏东老先生是一位为了理想能奉献毕生所有的人,游方自问是做不到的,这也是他敬重吴老的原因,。若有可能的话,他也愿意完成帮助吴老完成遗志,狂狐的笔记本中说不定会有线索,所以游方收了起来。

    颓子与大光头的手机还在,游方想了想,将两人手机中的各种信息都拷贝存储到自己的手机中,然后将手机卡抽了出来销毁,剩下的东西除了若干现金之外,没有什么有价值的或者能表明身份的。

    游方将东西分成了两份,一份包括罗盘、梅瓶、装着古剑的木匣、昨夜得到的那枚玉牌、狂狐的笔记本以及自己的随身物品,另一份是打算处理丢弃掉的遗物,装了两个旅行包离开房间到前台退房。

    招待所的前台经理只提了一句“另外几个人呢?”游方随口答道:“出去办事了,叫我来退房拿押金。”

    出门之后,游方步行向青县火车站走去,沿途陆续将很多东西都丢进了垃圾桶。到了火车站找到了一家托运公司,给梅瓶打了个垫泡沫的木质包装箱,托运回北京。托运公司刚开始不愿意运送易碎的大件瓷器,游方不保价也没说这是古董,并且特意加钱定制了很贵的专门包装这才成行。

    游方为何会将如此“珍贵”的元青花梅瓶走铁路托运,也不怕途中万一丢失?因为他很清楚这是一件赝品,虽然仿制的技艺十分高超几乎可以乱真。能认出来不仅是因为游方鉴定古瓷的眼力在狂狐之上,而且这件东西就出自他的父亲游祖铭之手。

    游方的父亲可是一位仿造古玩的高手,老子造的假,儿子怎会认不出来?就是因为这件梅瓶,游方和吴老先生的关系才会更进一步,逐渐成为忘年交——想当初游方实话实说,告诉了吴老他收藏的这件元青花瓷的来历。

    随身带着大件瓷器行动也不方便,梅瓶坐着火车北上,游方却在火车站前打了一辆出租车南下。他没有走104国道,而是让出租车上了京沪高速,告诉司机自己要赶时间,一路飞驰去了沧州市。

    四十多公里的路程对当地出租车可是个大活,司机很高兴,一路上兴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