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九章 忽悠皇帝老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九章 忽悠皇帝老爹 (第2/3页)

前世他喜欢历史,对于大唐这个辉煌的年代,他了解的也比较多。再加上前世棒子国老是叫嚣高句丽如何如何,所以李愔特意留意了一下唐朝与高句丽之间的历史,所以才能在这关键时刻侃侃而谈。顺便再说一句,高句丽可不是棒子国的祖先,新罗这个小国才是。

    听完李愔的平辽三策后,李世民和下面的群臣面面相觑,一时间都不知说什么好了,最后一条还好,白叠子他们也听说过,长安就有卖白叠布的,只是没想到白叠子还能用来做棉衣保暖。可前两条计策却是一个比一个毒辣,甚至可以说的上是为达目地而不择手段,虽说国与国之间并没有什么仁义可言,可大唐毕竟是一个大国,表面上的文章还是要做的,而且就算是要做,也不用说的如此露骨吧?

    不过李世民和群臣也都承认,李愔前两条计策的确很好,就算是达不到预期的目地,也能把高句丽搞的半死不活,那时再发兵,绝对可以事半功倍。

    “咳咳~,诸位爱卿以为如何?”李世民第一个反应过来,有些尴尬的向下面的群臣问道。对于自己儿子的这两条毒计,他不知道自己是该高兴还是该难过?李愔可是才十五岁啊,这些毒辣的手段他都是从哪学来的?

    “陛下,老臣认为殿下的第一条计策可行,辽东本就地广人稀,若以小股精锐骚扰,只要不和大股敌军硬碰,绝对可以使高句丽疲于应付。”李靖第一个站出来,从军事方面说道,他是一个军人,在站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为了取胜可以无所不用其极,所以对于李愔的计策,他却是十分的欣赏。

    房玄龄别有深意的看了李愔一眼,嘴角带笑也上前说道:“陛下,高句丽荣留王之事,老臣也有所耳闻,其国中以泉盖苏文为首的几大将军手握重兵,对于荣留王十分不敬,我大唐做为宗主之国,怎能对这种欺君之事放任不管?因此老臣觉得,应该派人与荣留王联系,帮助他铲除盖泉苏文等人,还高句丽一个朗朗乾坤。”

    李愔听完房玄龄的话后是惭愧不已,有文化的人就是不一样,看看人家房玄龄,明明是挑拨离间,可到了他嘴里,却成了宗主国帮助属国铲除奸佞。李世民和一帮文官听的是眉开眼笑,卑鄙一些无所谓,但却要在丑陋的卑鄙外面,罩上一层美丽的外衣。而那几个武将则对此嗤之以鼻,看向房玄龄的目光中都带着鄙视。

    “哈哈哈~,两位爱卿说的不错,这两条计策的确可行。”李世民大笑道,不过很快又转向李愔说道:“愔儿你小小年纪,竟然能有如此见识,为父感到十分欣慰,不过你说的那个白叠子朕也知道,朕的御苑中还种了一些,但是此物价格昂贵,想要如你所说填充衣物的话,是万万不可行的。”

    “父皇,现在不行并不代表着以后不行,白叠子比较耐旱,我大唐有许多无法耕种的旱地皆可种植,只要朝廷大力推广,想必不出几年时间,价格就会降下来,白叠子的花可以织布,种子也可榨油,而且产量很大,如果能大量种植,无论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好事。”

    “想不到殿下对于农桑之事也如此了解,真是让臣等感到汗颜!臣请陛下下旨,大力推广白叠子的种植。”房玄龄很凑趣的上前说道,而且还偷偷看了李愔一眼,看来他已经清楚了李愔的用意。

    “哈哈哈~,好!如此利国利民之事,朕当然要大力推广。”李世民现在心情转好,刚才的怒火早就不知道扔到哪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