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 请诛屈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章 请诛屈原 (第2/3页)

情况不是没有发生的可能性,通过谈判让对方掉以轻心,然后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予以绝杀,这在之前的时候以及发生很多次了。

    这种无耻的行径,最早出现在春秋早期,实施这就是曹刿。大名鼎鼎的曹刿论战,通过一鼓作气打败齐国后,遭遇接连失利,鲁国处在灭国的边缘。

    无奈之下,曹刿通过鲁国与齐国结盟的机会,私藏一把匕首将齐桓公劫持,用刀顶着齐桓公的脖子,要求齐国归还鲁国的国土。

    齐桓公无奈之下,只得同意。

    曹刿劫盟这一事情爆发后,瞬间引起天下一片哗然,突破了各国的道德下限。

    接下来再次刷新各国三观的是商鞅,就是屈原所说的商鞅诈盟。

    再往后的未来,似乎秦国尝到了劫盟的甜头,再接再厉,策划了一起举世震惊的绑架案,冒天下之大不韪,绑架了楚怀王,要求楚国割地赎人。

    结果就是前任宁死不从,最后死在了秦国。

    所以屈原说的秦国有诈的事,是极有可能的。

    屈原接着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秦国占据关中,尽有地利,只需要精兵两万在函谷关闭关自守,我们六国之兵,就算有百万之师,也无法攻破函谷关进入秦国。秦国现在占有巴蜀南郑,后方稳固再无后患,对我们楚国来说这恰恰就是灾难。”

    “大王,正如两位大夫所说,如今我们楚国和秦国的关系太恶劣,而汉中对我们楚国太重要,我楚国不惜代价,与齐国结盟,全力固守汉中,就是为了避免秦国将关中汉中以及巴蜀地区连成一片。”

    “楚国近而齐国远,秦国一直在南郑地区聚集重兵,试图攻打我楚国的汉中,解除我们楚国对南郑巴蜀的危险。对于近在咫尺的秦国,不得不防。为了显示秦国的诚意,必须让秦国先割地,然后我们楚国才会和齐国断交。”

    凡是屈原赞成的,上官大夫就反对,凡是屈原想要促成的,上官大夫就极力破坏。

    见楚王对屈原的话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上官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