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章 功成下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七章 功成下山 (第3/3页)

南华经》、《参同契》、《太平洞极经》、《抱朴子》……

    当中最重要的,乃是无崖子的读书札记,里面记载他大量的武道感悟,使龙涛对逍遥派的武学有了深刻的理解。

    “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于无穷,是为逍遥。”

    逍遥派以道家为根骨,兼收并蓄,海纳百川,追求的是无限的大道,无拘无碍的大自在。这与龙涛豁达洒脱的性格很是相合,这些书籍他都看的津津有味,越看越觉得自己天生就是逍遥派的人。

    《太平洞极经》是道教最古老的典籍,说是开教经典亦不为过。东汉末的张角以一部《太平要术》搅动风云,加速了汉王朝的覆灭,即是得益于此书。

    经中分卷讲述辟谷、食气、养性、房中、占卜、堪舆等修身养性术,内容牵扯到修真,龙涛看得似懂非懂,只对房中一部分兴味最浓。

    房中术主要讲导引和阴阳双修法。导引之术已经失传,据说当年赵飞燕就擅长此术,不仅自身功力深厚不畏寒暑,还使得汉成帝飘飘欲仙,欲罢不能。

    阴阳双修法却是教人在男女合欢时,如何控制精气,阴阳互补,增进修为。

    龙涛本想学来跟葛光佩试试,可惜那古书深奥难懂,一时难以明白,就搁置一边了。

    转眼已过去一个多月,凌波微步连日不辍,龙涛的内力根基日趋深厚,那七十多年的功力已有大半被他彻底掌握,苏星河的武功也已尽数学会。

    龙涛决定下山去。

    一来,两大神功在身,他的实力在江湖不说纵横无阻,但自保无虞。

    二来,他不敢再等了。

    算算时间,如果剧情没有变化的话,这时候段誉早就被鸠摩智带去了江南,乔峰也已在杏子林中遭逢身世大变,说不定已经杀到河南来了。

    如果再错过聚贤庄大会,会加大后面参与剧情的难度。

    龙涛早已计定,必须赶上聚贤庄大会,那将是他最好的出场时机,也最容易撬动剧情,引起本源关注。

    下山之前,龙涛请苏星河给八大弟子作书一封,信中除交代明白自己的身份外,还允诺八大弟子重归师门。

    那“函谷八友”学了苏星河琴棋书画医卜星相的杂学,各有所长,有的是神医,有的精通机关术,龙涛自然不想浪费了这八个便宜师侄。

    准备妥当后,龙涛携葛光佩下了擂鼓山,一路奔嵩山而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