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误入正途 (第3/3页)
。召平本身是不属于激进派,不过,作为曾经的舍人,他是绝对的心腹,并不受影响。
这就是刘长要做的第二件事,与群臣商谈官制。
看到大王这么认真的邀请自己过来论事,大臣们还真的有些不习惯,除却宴席,大王什么时候将群臣叫来论事过?
刘长坐在上位,看着周围的大臣们,认真的说道:“大汉运用的是秦国的制度,可是,如今的局势却跟秦国不同了,官吏分工不明,职权混杂,革新,当从三公启!”
“陛下说的对!”
刘长的话刚落下,张不疑就急忙附和了起来,直到坐在对面的留侯忍不住睁开眼看向他,张不疑这才重新坐了下来,板着脸。
“那大王觉得该如何革新呢?”召平再次问道。
“屁话,寡人要是知道还要你们这些人做什么,这次让你们过来就是要为寡人拟定出完善的管制,要包括方方面面,不能造成官吏太多,也不能出现职权混乱,要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互监督。”
刘长说出了自己的要求,群臣皱起了眉头。
在历史上,大汉的官职出现过多次的变动,虽然都是以三公九卿为框架,可从汉初到汉末,改动是非常大的,这就是因为原先的官制有些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不过,在历史上,大汉官制第一次发生大量的革新是在某位小猪执政之后,在他之后改动的次数愈发的频繁,逐渐将秦制改成了特有的汉制。
而此刻,因为刘长的原因,大汉的发展格外迅速,原本要发展几十年后才能浮现出来的官制问题,此刻却体现出现。
大王第一次这么认真的召集大臣们,难得做一次实事,群臣也不想让他失望,于是乎,在接下来的时日里,群臣各抒己见。
西汉初的大臣们,就算是最守旧的大臣,比起后世那些人,也算得上是脑洞大开了,他们的想法很新奇,很独特,什么都敢想,什么都敢做,这种风气是持续到了西汉灭亡的。
西汉末年可是有大臣想恢复井田制的...这就能看出这个时代大臣们特有的想象力了,真的是什么都敢去想,甚至敢去做!
因此,刘长也有幸听到了一系列的各种想法,例如召公,召公认为,要改先改庙堂,可以设立十三位国相,让每位国相负责不同的领域,安排属官,将其他机构取缔。
刘敬则是希望取缔三公,设立诸卿,只对天子负责。
柴武是个武夫,不太会说话,可他的想法也很激进,他希望能官吏与将领分离出来,有将军封号,那就安心跟常备军操练,不再让双方彼此客串。
他们的想法很多,开始议论之后,气氛瞬间就活跃了起来。
张不疑并没有急着开口,张良同样如此。
刘长令人取来笔墨,让他们自己记录,互相交换意见,就这么等了一个多时辰,刘长只是犯困,不断的打着哈欠。
“诸公,此国家大事,不能怠慢,各位便在这里安心商谈,禄,你去吩咐一下,弄些吃的喝的带过来!”
刘长吩咐好了这些,这才起身,“寡人还有其他大事要操办,你们可以继续商谈,晚些给寡人答复!”
刘长走出了大殿,揉了揉双眼,便去厚德殿睡觉去了。刘长刚眯上了双眼,便觉得有人正在摇晃着他。
“嗯?姝?你做什么啊?”
“大王啊,怎么能白天睡觉呢,我看今天来了那么多的大臣,他们还不曾出宫,您就在这里睡觉!”
刘长就当没听到,一把拽过曹姝,将她抱在怀里,曹姝虽不如樊卿那么高,但是也绝对不矮,但是在刘长怀里,顿时就显得格外娇小,刘长将头埋在她的秀发之中,轻轻的闻着。
“大王!”
曹姝咬着牙,对刘长是无可奈何。
“阿母可快要回来了,您还这么躺着?”
“回来就回来呗,寡人堂堂大丈夫,一生顶天立地,从不惧人,哪里会怕她呢?”
“便是不怕,也该做好准备才是。”“等来了再说吧。”
就在两人温存的时候,忽然有近侍禀告,刘长懒洋洋的坐起来,不甚在意的看着她,“他们商量出结果来了?”
“大王!河西再次遭受匈奴人的袭击!听闻是乌孙的骑兵..栾公派人请援..他正率领着军队抵抗...”
“什么??栾布?!周勃是干什么吃的!!”
刘长猛地从榻上跳了下来,一边穿衣服,一边往外跑,“迅速召集北军!告知太尉!召集内史唐国的全部军队!!”
“大王,大王,且不要发兵,这是栾公的书信...”
刘长一把从近侍手里抢过书信,翻看了起来。
“这周勃好胆量啊...不过,栾布的处境就有些太危险了呀...”
ps:孩子已经止血了,诊断结果是缺乏凝血七因子,可能要终身补凝血因子,一周两针,没有别的办法....好在脱离了生命危险,我已经知足了,无论是什么治疗,我都会坚持下去的...孩子在无人监护病房,我就在医院外住着,随时等着孩子的消息,唉,但愿一切都会好起来吧。
谢谢大家的关心,也谢谢大家的帮助,这些时日里,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不然,只怕我也坚持不到现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