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20、三湖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xbiqugu.net
    220、三湖镇 (第1/3页)

    三湖镇,正式的名称叫西水区,与非索港的原北湾区、现克林区一样,都是几里国的第三级行政单位,拥有相当大的自主与自治权。

    非索港有五个区,如今已全部被新联盟整合,也彻底改变了原先的治理结构。班达市这边则有十八个区,主城区有七个,外围郊野则有十一个。

    主城的这七个区和原先非索港的状况差不多,其基层街区被大大小小各个帮派把持。至于郊外的十一个区都以某个镇子为中心,情况相对有点不同,基本上都被某一个或少数几个帮派所控制,西水区就是其中之一。

    西水区的辖境内有三座湖泊,面积都在一平方公里以上,枯水季也不会干涸。它们被斑尾河的一条支流串联,河流两旁还有与湖泊相连的季节性湿地。

    据当地人回忆,在二十年前,那三座湖泊所在的洼地也是季节性湿地,大旱季中只是分布着星星点点的小型水泊。大约就是从二十年前起,局部区域的气候渐渐改变,西水区也修了一些简单但是巧妙的水利工程。

    比如开掘湿地,修建了一些简单的堤坝,多余的淤土还用于种植园和农田堆肥,清理了各种危险的生物。经过几个大雨季之后,三座湖泊才渐渐成型,因此在当地人的俗称中该地渐渐变成了三湖镇。

    所谓镇,指的就是该区域核心的聚居地,已经像一座小城市。

    这样的三湖镇简直是班达市郊外的一处风水宝地,风光秀美、气候也很舒适。它可能不适合海外游客观光,但对于当地的有钱人来说却是个度假休闲、偶尔放松的好地方。

    控制西水区的原先有四、五个帮派,后来三湖帮渐渐状大,成了那里独一无二的势力。解决了局部区域的灌溉问题,三湖镇的农牧业、种植业、手工业发展得也不错。

    在镇郊有规划相对合理的大片农田,种植了很多并不是当地的传统作物,比如水稻、小麦、玉米灯,不仅能供应主食,也能提供养殖业的饲料。

    这里有小块的田地,还种植着当地人根本就没见过的瓜果蔬菜,有点像规模更大的棕榈庄园,或者东国援建工人的驻地。湿地和湖泊的浅水域里,居然还有菱角、荸荠、水芹、茭白、莲花、芡实、莼菜、茨菰生长。

    三湖镇有五万人口,居民构成和班达市其他区差不多,以当地土著为主体,还有不少罗巴裔以及其混血后裔,这都是殖民时代留下的痕迹。

    当地的主副食供应基本都可以自给自足,还有几处大型种植园种植的是经济作物,产品用于出口或外售。

    班达市的各帮派既有冲突也有合作,而且大型帮派都与生态链最高层的守卫阵线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三湖帮还在班达市的主城区开了一家特色商店,在猛牛帮的地盘上,售卖三湖镇的特色产品,主要是各种当地从没见过的各种果蔬,还有肉禽蛋之类。

    杨老头总能搞来各种时鲜蔬菜、鸡鸭鱼肉,估计那家商店也是其采购渠道之一吧。至少在东国援建项目工程部出现之前,非索港连个鸡蛋都不好买,但华真行从小都没缺过这些东西。否则就算拿菜谱当连环画看,他也没法学会实操啊。

    当地大部分土著根本就不认识这些东西,也不会加工,所以很少够买。但是其他族裔,比如东洲裔尤其是东国裔华族人则特别喜欢,哪怕哪怕商品贵得出奇也是供不应求。这家商店里还贴着三湖镇的宣传海报,有休闲度假别墅还有特色东餐酒楼。

    商店里卖的都是原材料,想吃东国菜可以自己去三湖镇,那里有一家专做东餐大酒楼,名字就叫三湖酒楼,开业已有十几年。

    很多人会驱车前往就餐,有人还在三湖镇特意住几天。有时外来的观光旅游团用餐,也会特意在路上绕个弯安排在这家酒楼。按当地标准,能在那里消费的都算高端人士了。

    三湖酒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biqugu.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