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无人关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章 无人关注 (第2/3页)

红茶,统一的,他感觉康师傅的红茶没有统一的好喝。

    也不管脏不脏。

    唐青一屁股坐在商店门口树荫下的路缘石上,大口喝了起来。

    虽然有树荫。

    但是这个天气也没多大作用,滚滚热浪扑面而来,伴随着阵阵令人不舒服的汽车尾气。

    唐青不禁感叹。

    这种大城市里,哪里还有干净的空气。

    一口气就喝完了大半瓶红茶后,总算感觉凉快了很多,松了松领带,反复拉了拉衬衫衣领,想要灌点风进去,让被汗水打湿的衬衫不要再粘着皮肤。

    又在背包里拿出一把扇子扇了起来。

    这把塑料扇子还是之前碰到的一个卖房子的小妹妹发的,上面印着楼盘信息,经常在大街上跑着的他,家里都有十几把了。

    很是耐用。

    至今他连一把都没用坏。

    家里那十几把,他感觉能用一辈子,甚至还能当‘传家宝’传给子孙后代继续用。

    当然。

    前提是他得有子孙。

    看着路边匆匆的行人,以及这所谓的繁华都市,一种深深的陌生感袭来。

    这也是绝大部分外来人口对这座快速发展的大城市心底深处的感觉,来到这座城市一年多,当初的满怀憧憬早已被现实分分钟教做人。

    唐青毕业于家乡省会的一个二一一院校。

    ---企业管理专业。

    这种万金油的专业毕业后的就业形势可想而知。

    于是老天很给面子。

    毕业两个月后。

    还没找到合适工作的唐青在舅妈的建议下,又加入了考研大军,最后竟然顺利考上了,而且还是这个学校,还是这个专业。

    研究生毕业后。

    唐青便在本省一家主要经营农产品的外贸公司上班。

    工作地点是省里比较偏远的一个地级市。

    这家公司算是彻底的家族企业,皇亲国戚众多,内部管理混乱,干了三年,当了个业务部经理的他每个月也才四千多一点。

    不死不活的收入。

    升职无望。

    又被那帮‘皇亲国戚’挑事。

    心灰意冷之后,便毅然辞职。

    虽然中州市不是一线城市,但是在二线城市里却是排名前几。

    加上有个玩得很好大学同学王强在这边,唐青便选择了来看看,刚到中州市的唐青借宿在王强那里,后来变成了合租。

    王强大学毕业后,父母在这边工地打工,所以来到了这座城市。

    各种行业都干过。

    摆过摊、卖过房、进过厂、坐过办公室,每个工作都不长,因此也没有挣到什么钱,三年前经过他的一个发小介绍,找到了一家典当公司的工作。

    做到现在。

    王强结婚两年多。

    房子却不是在这边,而是在家乡省会,他老婆在那边一家私企当会计,双方父母也不是太困难,当时凑了凑直接就付了全款。

    加上离得不远。

    每周他都会回家一趟,高铁也就一个半小时的车程,非常快。王强还有辆车子,不过没在这边,而是他老婆上下班开着。

    初到中州市的唐青也不知道去干嘛。

    只是想来闯一闯。

    想着大城市机会多。

    但是在这个大学生多如狗、研究生满地走的年代。

    在一个小地方的家族企业里,就算做过经理也并不是什么加分点,而且他也不想坐办公室,想去搞搞销售锻炼一下,后来王强便建议唐青做小贷业务员去。

    毕竟和他行业相关。

    可以给他提供很多经验和帮助。

    唐青想了想便同意了。

    于是找到了现在这份工作。

    这份工作总的来说就是压力大。

    每个月都有任务,说多也不多,也就二十万。

    有时候一个单子也就达到了,提成不同区间不一样,五万到二十万是百分之二,二十到三十万是百分之二点五,三十万以上就是百分之三。

    不过这家公司的提成不是当月发,而是还要再拖一个月。

    因此前几个月他基本是拿底薪度日,要不是王强给他介绍的第一笔业务,一个二十多万的装修贷款,他第三个月就可能被开除了。

    虽然做了一年多。

    但他的业绩也没有多好。

    基本上都是刚刚过了任务标准,毕竟入行不久,而且国家对这方面的开放力度也越来越大,小贷公司像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

    竞争相当激烈。

    有需求就有市场。

    能来他们这里贷款的肯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需求。

    开始的时候不太清楚里面的道道。

    没有师傅带。

    见到客户就忙前忙后,以为可以成。

    可辛辛苦苦做的资料提交上去以后,直接就被毙了。

    或者有些客户提供虚假信息,资料造假等,各种各样的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