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02章 新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002章 新作 (第2/3页)

,洋溢着人性和人情的欢歌。

    可是,在1980年的时候,完全是另外一回子事情。连汪曾祺本人都自知作品的题材,风格不合于当时的文学主流。

    所以,他一开始并不奢望发表,只给朋友和同事看过初稿。1980年7月,BJ文化局系统召开党员干部座谈会,会上杨毓珉偶尔谈到了《受戒》,说小说写得很美但恐难以发表。

    在场的《BJ文艺》负责人李清泉听后很感兴趣,遂问汪曾祺要稿子。8月,汪曾祺把定稿转给李清泉并附了一份短柬,提到发表它是要有一些胆量的,并且还力排众议。

    时间证明,《受戒》及其后汪曾祺发表的一系列作品跳出了1949年以后文学界主流关注“宏大主题”,“宏大叙事”的藩篱。

    开始侧重于关注小人物、小事件、小生活,讴歌人情人性之美,开创了20世纪80年代中小说的新格局,对寻根文学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那个时候的汪曾祺,已经年过六旬,暮年中的老人了。

    “老爸,你总算让我看见了你在严肃文学创作上面的曙光。我相信你的这一部作品绝对不会再被人退稿了。”贾钱钱信心满满道。

    贾有为拿过了女儿手上的稿子,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致使有意的岔了开话道:“今天,你上课是不是又没有好好地听讲?”

    贾钱钱没有进行任何的遮掩道:“课堂上面的授课内容实在是太没有意思了。准确的说,太幼稚了。你还是赶紧让我跳级,继而才好去读大学。”

    “瞧把你给能的如同乌眼鸡一样。人才在于慢慢培养,而不是在于速成。”贾有为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论道。

    “问题是,我不是人才,而是天才。你这样做,可是在有意的扼杀天才。”贾钱钱习惯性的又开始和老爸拌嘴起来道。

    贾有为把脸一沉,郑重其事道:“我相信你也知道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那一篇《伤仲永》的散文吧!

    文章借仲永为例,告诫人们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