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章 三代的理想(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xbiqugu.net
    第二十章 三代的理想(五) (第1/3页)

    “咳咳……”下面的小弟们都发表了各种感想,现在该领导总结陈词了。

    “彝早年也和诸位一般,对大汉的危险局势浑然不知。而且,昔年彝是庶子,上面还有个嫡长兄,所以,未免没有自暴自弃混吃等死的的想法。”

    这厮虚伪得自己都想吐了,可是没办法,刚才朝廷邸报里夹带着尚书台给他的一道斥责,这是他无法接受的。必须要在这个时候统一下面这些人的想法,让他们和自己抱团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所以,虽然虚伪得恶心,但还得坚持演下去。

    “去年家兄在段谷壮烈战死,彝一下子就顿悟了。关家的责任彝要责无旁贷的担起来。可是,要想我关家兴旺下去,唯一的出路就是保证我大汉兴旺下去。因为,从先祖在中平年间追随先帝起兵开始,我关家的命运就和大汉永远连在一起了。”

    “在彝看来,我大汉与伪魏的实力差距确实很大,而且最近二三十年来那是越来越大。其关键的一点就在于——人口。”

    “人,是这个世上最宝贵的东西。有了人,就有了士兵,就有了兵器、甲仗,就有了粮食……国家有效控制的人口越多,必然就越来越甲坚兵利、钱粮广盛。”

    “说起来,我大汉现在掌控的人口不足百万,不到伪魏的五分之一。可是我大汉的实际人口真的只有这么一点?就说这涪陵郡,账面上的人口两万多一点,这涪陵县更是只有五千口。可是大家来这里两个多月了,这涪陵县境内的人口,粗略计算,起码不下三万!为何这么多的人没能纳入朝廷的民册?若是这些人全都为朝廷掌控,那涪陵县每年缴纳给朝廷的钱粮又有多少?又可以帮助朝廷多养多少兵马?”

    “为什么这些人口无法纳入朝廷掌控呢?一方面,确实这些人大多数都是五溪蛮,不服王化。可是最最关键的一点是:涪陵县这个地方耕地太少、产出太少,养不活那么多的人!莫不如让其归当地渠帅统领,任其自生自灭,朝廷还能少许多负担。”

    “彝与陛下行十年之约,就是要努力发展生产,获得更多的粮食,养活更多的人,然后吸引五溪蛮各个部族的人前来投奔。之后用新增的人力,生产更多的粮食,开辟新的耕地,再吸纳更多的人口——以此形成良性循环。实话实说,彝对时局的紧迫性认知不够,现在看起来,十年涪陵郡大治的目标还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biqugu.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