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章 人在吃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0章 人在吃途 (第3/3页)

sp&nbsp销售员茫然的跟他大眼对小眼,她才来上班没多长时间,之前来的客人都是问种子的价格,至于一亩地需要多少麦种……销售员红着脸说:“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您请稍等,我去帮您问问。”

    &nbsp&nbsp&nbsp&nbsp没几分钟,销售员带来一个中年男人,两人握握手,中年人道:“小姑娘没种过地,让您久等了,是这样的,一亩地大概需要二十五斤的麦种。”

    &nbsp&nbsp&nbsp&nbsp二十五斤……一亩地要用这么多麦种?

    &nbsp&nbsp&nbsp&nbsp郑砚虚心听取专家意见,又问道:“玉米呢,也是二十五斤吗?”

    &nbsp&nbsp&nbsp&nbsp大门被人推开,又进来一个客人,销售员低声跟中年人报告一声,就去招待顾客了。

    &nbsp&nbsp&nbsp&nbsp中年人呵呵一笑,反问道:“小哥以前没种过地吧?”

    &nbsp&nbsp&nbsp&nbsp郑砚也笑笑,摇头道:“还真没有,城里生城里长,没下过农村。”

    &nbsp&nbsp&nbsp&nbsp中年人道:“那您可得记好了,一亩地用二十五斤麦种,而玉米一亩地用四斤就差不多了。”

    &nbsp&nbsp&nbsp&nbsp郑砚讶然道:“四斤?”同样一亩地,相差也太悬殊了。

    &nbsp&nbsp&nbsp&nbsp中年人说:“没错,四斤左右,玉米不比小麦,杆粗,占地面积大,苗与苗之间要有半只手掌的距离。”他伸出手比划比划。

    &nbsp&nbsp&nbsp&nbsp郑砚虚心听着,心里一一记下。

    &nbsp&nbsp&nbsp&nbsp中年人庄稼人出身,笑呵呵的絮叨:“你别小看种地,里头学问可多着呢。苗稠减产苗稀减产,一般有四个月到五个月的成长期,中间还得撒化肥浇地,记住,撒化肥一定要在浇地之前,撒完马上浇……”

    &nbsp&nbsp&nbsp&nbsp中年人带他去看种子的类别和价格,不好意思的说:“老哥天生自来熟,话多。你们年轻人聪明着呢,到时候看别人怎么种,什么时候浇地撒肥,自然而然就会了,老哥就不献丑了。”

    &nbsp&nbsp&nbsp&nbsp可千万别,郑砚心想我哪还有时间和功夫真跟人一起种地去,就十分真诚的说:“您太谦虚了啊,我巴不得多跟您学点经验,少走点弯路。”

    &nbsp&nbsp&nbsp&nbsp中年人一听他这样说,十分受用,顿然背挺的比平常都直,拍着他肩膀热情的说:“你这小兄弟,一点都不浮夸。现在年纪轻轻,能听取老一辈人经验的人可不多啦,老哥喜欢你这个心态!”

    &nbsp&nbsp&nbsp&nbsp他侃侃而谈的说道:“小麦和玉米都好种,没啥讲头,小哥你种棉花不?你不知道这个种棉花多麻烦,以前俺家有八亩多地,种了五亩棉花,种前要晒种、浸种……那年代没有高科技,还没种棉花收棉花的机器哪!全靠人工!种的时候蹲着用小铲挖坑,挖四五厘米深,撒种再埋上,一晌下来能把你腰给累断喽!等埋完种,盖地膜,等棉花发芽,花苗顶不开地膜,还得人工抠膜眼……真的老难伺候了!尤其收棉花的时候,棉花这东西,不跟小麦玉米似的一拨成熟,它是有先开的有后开的,你说多折腾人,天天都得去拾花……”

    &nbsp&nbsp&nbsp&nbsp郑砚想起曾几何时看到过一张收棉花的图片,男男女女头上围着毛巾,前边扎一个大围裙,将白绵绵的棉花收进围裙的大口袋里。

    &nbsp&nbsp&nbsp&nbsp郑砚忍了又忍,到底没打断他,说自己不打算种棉花。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