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4章 伟大的元首,一个新事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64章 伟大的元首,一个新事件 (第2/3页)

对两国国民和企业有利,也对世界经济与和平有益,也可以说,只要本着公正互赢的原则,在中德之间没有确切的不可以合作的范围。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国家能够干涉中国和德国,这是我们的实力和国际地位决定的。”

    阿道夫.希特勒迫不及待的称赞道:“中华帝国是世界上最伟大和公正的国家,而我们德国也同样如此,我们是两个伟大的帝国,好看的:。”

    宋彪再次颔首,却没有继续附和下去。

    在帝国皇帝的龙椅上雄踞了二十三年之久的他,同时代与他一起华山论剑的政治领袖大多已经尘归尘,土归土,他是一战时期仅剩下的唯一的大国元首,就仿佛是这个新生政治世界的古董。

    他的地位,中国的地位都让他不用附和任何人。

    他也没有必要同阿道夫.希特勒一起孤芳自赏。

    对于中德的具体技术合作事项,宋彪没有必要说太多太细致,这些专业性的技术话题需要专业人员去确定,哪些领域可以展开新的合作,哪些领域不可以展开,合作的方式是什么,这些都应该由专业人士抉择,而不是他这位皇帝。

    社会就是这样,国家也是如此,每个社会都存在着明确的分工,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特征之一,皇帝有皇帝的职责,技术员有技术员职责。

    在核武器和弹道导弹研制工作顺利的前提之下,帝国和苏德的技术合作空间也很大,在某一些领域的合作是可以接受的,只要能换取回更多的利益即可。

    宋彪没有明确的在具体合作的技术项目上给予承诺和讨论,转而同阿道夫.希特勒切入此次访德的最关键议题,他道:“中德之间的技术、经济和人员的交流往来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在技术、经济和教育领域的自由往来及合作,我国也希望加强两国移民领域的正常合作,一方面是移民,更多的还是两国科技、商业人员的正常往来,截止去年的人口统计,我国国内的德意志人有13.73万人,在德国的华人则约有1.4万人,我们认为这个趋势可以扩大,可以支持,人是一切的载体,两国人民的往来和交流才是其他一切交流的前提。在最近几年间,我国将会加大对外国技术、教育和投资移民的批准,给予更多和宽松的自由居留权,在威海,曾经被英国强行割占的这一地区,我们决定建立一个新的规模更大的国际新区,允许外国人迁移到这里生活。青岛的德国新区也会被扩大,中德之间的更多合作都会将在青岛进行,这将是我们展开更多合作的新基础。”

    阿道夫.希特勒还没有意识到中国是要从欧洲加紧吸收犹太人,赞同道:“这显然是非常好的事情,我们也应该德国设立一个自由的中国区,考虑大部分在德国的中国人都生活在汉堡,我们应该在汉堡设立这个中国区。”

    犹太人侧重教育和贸易的传统使得他们拥有高于欧洲人口的平均素养,似然帝国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大量缺乏高素质的劳动力、专业人才,但也并不充裕,吸收高素质的人口涌入无疑是一种好的做法。

    宋彪此次环球访问的目标很多,在和苏德的合作中,一方面是要通过技术和经贸交流的往来,不断深入了解苏德的技术水平,不打一场无了解的仗,另一方面也是要利用苏德内部的大清洗和反犹太危机来吸收两国的高素质人才。

    其实在苏联反东正教和系统破坏东正教的过程中,帝国已经从苏联吸收了大量的优秀人口,为国家技术、教育和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更多的基础。

    未来,宋彪已经考虑安排在帝国中央移民局这样的机构增加一两名外籍内阁大臣,增加帝国在多民族和多人种包容性上的国际特征,进一步增加中国对外国优秀人口的吸引力。

    这天晚上,宋彪和阿道夫.希特勒就很多问题都交流了意见,基于反英反苏和金融**政策的基本立场,除了人种社会达尔文主义外,两人几乎就绝大多数的问题都能达成一致,包括在近期突然发生的印尼事件上,德国也无条件的支持中国就保持亚洲和平与稳定付诸一切行动。

    在宋皇帝和阿道夫.希特勒会晤之后,中国访问团同纳粹党的多位重要核心人物及德国国防部,还有德国重要的资本家都进行了广泛的会晤和交流,双方就中国代表团参加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也达成了一致,在国内举行了多年的国运会后,中国也在这一时期做好了参加国际体育竞赛的准备工作,而柏林奥运会正是一个合适的舞台,。

    如果有可能,宋皇帝也同意亲自出席柏林奥运会的开幕式,而德国承诺将会以更高的规格接待和礼遇华皇及中国代表团。

    在德国访问期间,宋彪抽出时间同英荷美等国外交官都进行了简短的会谈,而外相顾维钧也临时中断了亚盟筹建访问回国主持帝国外交工作。

    ……

    在宋彪访问德国的第三天。

    摩鹿加群岛的上空,来自苏城海军基地的一架s-10zc大型巡逻机在塞兰海和班达海交界区域巡逻,除了苏城海军基地,帝国海军在塞兰岛阿马哈伊海港还有一个补给港区和中转机场,可即便如此,能在这漫长的一千公里宽阔海域上巡逻的飞机也只有s-10zc。

    这架编号为sny40315的s-10zc大型巡逻机的机长是郭海庆,河北沧州人,军衔是海军少校,此前在一战时期属于空军,也是少数参加过一战,现阶段却还在担任前线驾驶员的高阶前线军官,此时在苏城海军基地担任海军航空团副教导长职务。

    如果不是任务紧急,身为副教导长的郭海庆并不用直接上阵,这条侦察航线并非常用的路线,情况比较陌生,只有郭海庆等少数飞行员有经验。

    现阶段的大型巡逻机上还没有雷达装置,它比起一般水上侦察机的优点在于航程大和载重高,可以在机舱里搭载更多的无线电装置,具备指挥周边舰艇和飞机的能力,也能在第一时间和海军基地取得联系。

    特别是在指挥舰艇和潜艇的工作能力,大型巡逻机只要发现对方舰船,就能迅速召集本方舰船、飞机集中到周边海域,加上高达2500公里的强势航程,在整个天空之上都是最高级的侦察和指挥单位。

    s-10zc大型巡逻机通常装备四套无线电机和三套监视拍照装置,需要在上空低速巡航飞行,一般包括机长、机组和驾驶员在内会有12-14人,要有五个人负责轮流观察海面,侦察舰船和上浮航行的潜艇,由于现在的潜艇通常不具备长时间的潜航能力,这种大型巡逻机几乎就是无敌的潜艇杀手。

    时间渐渐到了下午时分,因为长时间的航行,机组人员都已经很疲惫,也一直没有发现异常,大家并不觉得日本海军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大规模南下。

    郭海庆在机舱里将所有的海域地图都仔细的盘查一番,感觉日本海军能够南下的海域已经很狭窄,但还是只能走塞兰海这条路。

    日本海军想要进一步南下进攻荷兰海军,不管是真正要进攻对方,还是威胁,总是要靠近雅加达海域,而日本海军进入这一区域只有五条路,第一条路是从马六甲海峡直接南下,这个可能性不大,因为中美英三国都不会纵容日本海军通过;第二条路是望加锡海峡,这更不可能,帝国当初之所以要控制加里曼丹岛和苏拉威西岛,目标就是要控制望加锡海峡;第三条路是塞兰海西部,这里临近帝国苏城海军基地,可能性更低;第四条路是从塞兰海东部绕过摩鹿加群岛,从班达海南部海域切入,绕开中国海军的航空侦察范围;第五条路是直接绕过整个新几内亚,从帝汶海绕道进入印尼。

    总体来看,郭海庆相信日本海军更可能采取第四条路,这也是唯一比较合理的路,而在这条海路上,帝国海军只有潜艇和大型巡逻机才能侦察到对手,数量众多的水上飞机无法航行的这么远。

    现阶段的大型巡逻机和后来的电子侦察机还有着很大的差异,大量的计算都需要指挥员在前线自己负责,每一位机长都需要极其丰富的经验,巡逻机也没有安装雷达,帝国虽然已经拥有了第一代的舰载和路基大型雷达,由于现阶段的雷达技术主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