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33 荷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33 荷花 (第2/3页)

道这是给沈夫人救命的药,咬牙道:“小姐,要不我让杨福送你回去,我自己骑戴大人的马上青云观去找药吧。”

    “不行,你们不认得那石河肉苁蓉,这两种药常混在一起,那道长也是拿了两片剩的给我看了,我才分辨出来。”清澜皱眉道:“这里离城中不远,或许用官车呢?”

    “只要是马车,就过不去的。”柳吉正说话,杨福道:“快看。”

    他指着天边,因为有雪光的缘故,夜空还是看得清轮廓的,只见一片黑压压的云朝这边涌了过来,风也吹起来了,眼看又是一场大风雪将至。

    清澜知道这时候是要为下人的安全负责的,带着他们回城的时候。

    但沈碧微如何过得了这一关?

    清澜已经没有母亲了,所以更知道有母亲是多好的事,哪怕感情不好,只要她还在就好。况且沈夫人对她们也是如同自家长辈一样好,过去帮了她们多少忙……

    清澜心中正思索,一个念头却冒了出来。

    连她自己也想苦笑。

    总是最难的时候,总是想到他。

    偏偏上次在紫藤林,说得那样决绝,这时候又去求助。自己这样的人,真是该千刀万剐。

    她几乎是叹息般,问春鸣:“碧微给咱们的那哨箭,是不是在每个马车上都放了几支。”

    “是的。”春鸣也立刻反应了过来:“是呀,这里离南城门才四五里,侯爷这时候不是正在卫戍军……”

    她机灵,见清澜垂下眼睛,知道她心中愧疚,立刻不说了。只是从马车暗格里翻出来哨箭,说是哨箭,其实就是用军中秘法制成的烟花,在边疆战事中常当作烽火来用,传递消息,求援示警。隔了十里也能清晰看见,这样的雪天,五里应当不成问题。

    勇国公府的哨箭,用的是旧制,放出来是紫蓝色,如今军中已经淘汰了,如今用的都是紫红色,更加显眼一些。

    所以他一看见,就会知道是她。

    清澜垂着眼睛,却并不迟疑。

    “放吧。”她道。

    春鸣交给柳吉,柳吉其实都是第一次见,上次放哨箭,是叶大人和潘姨娘要借着搜府的名义,闯梧桐院,所以惊动沈碧微来救的,他那时候年纪还小,没有亲眼见过哨箭怎么放的。

    还是杨福见过,接过来对准天空,点燃了。

    紫蓝色的焰火呼啸一声,直冲天际,越冲越高,比市面上的一切焰火都高,还带着哨声,沈碧微拆开一支看过,是里面有个轮哨,声音十分尖利,能穿透极远。

    哨箭冲上高空,然后炸开来,并不很大,但那紫蓝色的光却在夜空中停留许久,带着哨声,别说南城门,估计城里的人也有人能看见了。

    因为这哨箭,沈碧微救过她们,如今轮到自己用这哨箭来救她的母亲了。就算撇去两家的情谊,投桃报李,今日也是该这么做的。

    反正她是叶清澜,只会委屈他一个人罢了。

    -

    放完哨箭后,清澜情绪低落许多。戴玉权七窍玲珑心,如何不明白,这多半与崔景煜有关,当日在席上他也看出来了。再结合其他消息,也猜了个大概出来。

    但他并不急着发问,反而转移话题道:“其实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比长辈身体康健更重要了。”

    清澜也知道他在宽慰自己,所以尽管心中乱如麻,仍然勉强回道:“是呢。戴大人家长辈身体还好吗?”

    “我父亲早逝,母亲身体也不好,看顾不了我,我其实是跟着祖父长大的。”戴玉权不紧不慢道:“一族的子侄中,祖父最看重我,这次上京,也是寄托了巨大期望在我身上的,这些事,想必叶小姐也早就知道了……”

    两家是险些缔结姻亲的关系,这话简直像个自嘲的笑话。

    清澜也觉得愧疚,所以更要道:“戴大人一人在京中,打拼不易,实在辛苦了。”

    “其实辛苦还是小事,最怕辜负长辈的期望。”外面风声呼啸,天寒地冻,小小的马车如同大海里的孤舟,他们是同舟而渡的旅人,哪怕是萍水相逢,这时候也要生出一点同病相怜的情绪来了。

    “我本就是晚来子,我祖父今年已经八十了。他为人方正,不苟言笑,送我上京那天,他心中其实觉得是最后一面的,所以一直送我送了三个驿亭……”戴玉权将手拢在暖炉上,一点微光照在他脸上,即使是这时候,仍然神色得体:“年后家里有信来,他不肯说实话,还是堂兄告诉我,说他左眼已经全盲了,只有右眼看得见一点,还在催着他们把我以前的文章找出来,集结成册寄给我……”

    他自嘲地笑了。

    江南五族选出来的最适合的人,一定是样样出色,读书也绝不会差。可惜是不能走正经读书人的仕途的,从他由平郡王府进入皇商,又进内府衙门可以看出来。

    他祖父一定很为他惋惜。

    “京中风俗,上京赶考的士子,常常向名人行卷。戴大人如此的才干,日后不愁没有收门生桃李满天下的时候。”清澜不说假话,只能顺着真实情况往下安慰:“戴老大人如此苦心收集的册子,以后一定有用得着的时候。”

    他自己的读书路断了,但未必没有比所有读书人都爬得更高的时候。陈大人那样的学问,尚且成为文臣首领,何况戴玉权这样前程无限。

    清澜这句安慰显然是对了戴玉权的胃口,他是江南五族供出来的希望,身上既有读书人的部分,也有实干的部分。此刻如同蛰伏的虫,异日未尝不是起势的虎。

    所以他才会直接问道:“是幼卿的那首词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