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重新启动机甲工程? (第3/3页)
快,以至于再三在电话里确认了消息的真实性
二十年前,他在华清大学毕业没几年,就拿到了微电子领域的杰出学者头衔,更是距离入选千人计划,是当时业内风头正盛的后辈,当时相熟的同事都在议论他需要多长时间评上长江学者。
有的猜三年,有的猜五年。
然而,他最后选了一条任何人都想不到的道路。
大学毕业的第五年,张立维被科技部的863计划选中,再三考虑下,他选择隐姓埋名,退出科研行业,全面负责机甲工程的驱动模块,带着上百人的科研团队,没日没夜的奋斗了整整两年。
不过苦干了两年,最后等待论证的结果是无法通过。
被告知机甲方案根本行不通,整个方案以及相关科研团队被整体裁掉。
就这样,张立维沮丧回到了回到自己母校,重新选择成为了一名教授。
就这样一步一步的过到现在。
这20年来,他的日子过得倒也清闲,在外人看来,大学教授社会地位高,体面,工资待遇福利也好,这是再好不过的工作了。
不过只有张立维自己心里清楚,这并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而现在,他也重新踏上自己向往的生活上去了。
“去京都?”
张伟挠了挠头纳闷道,怎么好端端的要去京都。
而且这才刚刚过五点,也买不到机票。
“该不会……是刚刚的电话吧。”
正当张伟在心里猜想着的时候。
只听见砰的一声,房间大门打开接着迅速被关上,他闻声赶紧抬头一看,客厅里哪里还有自家老爸的影子。
“我去!”
“人呢…………”
此时此刻。
例如张伟一家的情况,正在国内的各个地方轮番上演。
各个地方的军用机场,也接到一个又一个红色保密电话,在上面的要求下进行紧急接送科研人员,争取赶上早上6点的会议。
当年的863计划机甲工程,有超过30个小组,人数达到恐怖的500人,其中骨干就有接近150人。
按照科技部的预期,这300人或许不用完全全部召回,但是这些当年的科研骨干,能招一个是一个。
最起码召回来在看了泰坦机甲的图纸和技术文档之后,就能马上应用,减少开发制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