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二章 夫子姜春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六十二章 夫子姜春山 (第3/3页)

沙场之上占不到任何的便宜,难道还想与我们以文相争?

    “我们可都是两位夫子教出来的学生,他们若是自不量力只管放马过来,我们三人联手难道还怕他们不成?”

    邵曦几句话也将白锦卿和胡玉山二人说得心情激昂。

    他们二人早些年一直在白鹭书院之内修学,连离开大梁城的机会都不多,就更不要说离开景元帝国大老远地跑去东穆国。

    此次能随邵曦一同出使,既是他们增长见识的一次机会,也是与邵曦并肩战斗,为景元王朝尽自己身为臣子一分力量的难得之机。

    再听邵曦刚刚那么一说,他们两人倒还真有一会东穆国文人的想法。

    不过白锦卿处事谨慎、冷静,才高兴过便又皱着眉头说道:“我们也不可小觑了东穆国的文人,毕竟在东穆国还有像陆修文学长这样的人。

    “陆学长虽在东穆国颇具声望,却还不是东穆国名气最高之人。

    “一来是因为陆学长毕竟才三十出头,无论是在才学上还是在资历上都尚有欠缺。

    “二来是如今东穆国皇帝百里野林的老师姜春山也是当世的一位名士。

    “当年两国以文相争,论治世之学时,他虽败于我的祖父和柳夫子,但也堪称闻名天下的为学大家。

    “所以此次我们三人前去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呐!”

    邵曦听后心中了然,也难怪东穆国一直会耿耿于怀。

    两军相争打不过也就算了,可当年在文斗上接连输给景元王朝的白、柳二人。

    难怪东穆国的皇室急于招揽饱学之士,想要在东穆国也培养出像白鼎公和柳行斋这样的人物。

    说白了还是颜面之争。

    白锦卿说得没错,他们此次前去若是撞上这位姜春山的话还真的要小心应对。

    否则一个大意丢了自己的脸倒还是小事,若是有损自己恩师的颜面和景元帝国的国威,沦为天下人的笑柄,自己哪还有脸存于世间?

    “恩师白夫子主张的是德育天下的儒家思想,而柳夫子当年所主张的是以法治世的法家思想,不知道这位姜夫子所主张的是哪家思想呢?”

    邵曦有此一问,是因为以他对历史的了解,对他原本那个世界影响最大的便是儒、法两家思想。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当年百家争鸣,后来真正被发展和延续的正是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

    至于其他各家,都逐渐地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尽管有些思想依旧延续至今,但其影响力已经远远不如儒、法两家思想,这一切是历史的偶然,也是必然。

    留下来的有留下来的道理,消失的也有消失的原因。

    邵曦想未雨绸缪,先了解那江春山所主张的思想,以便到时候自己提前有个准备,知道如何应对。

    不过白锦卿的回答却让邵曦感到有些失望。

    “那位姜夫子所主张的思想我们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区分,他既主张我祖父德育天下的思想,也并不反对柳夫子以法治世的思想。

    “同时又主张联合弱小对抗强大,各小国之间互帮互存,共同抵抗我景元帝国横扫天下之势。”

    邵曦一听就乐了,心说这位姜夫子所主张的与自己提出的百家共治的想法倒是有些相似。

    从他的主张中看得出有儒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与纵横家思想。

    不过他这种主张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太过功利,完全是站在东穆国的立场上所提出来的。

    而并非如白鼎公和柳行斋那样摒弃私欲,以天下之人为念,谋求大同。

    他主张的这些东西,不过是利用这些思想来为东穆国谋取利益,从出发点上便已经与白、柳两位夫子相去甚远!

    只要心中有私,不论主张哪种思想都必有其局限性,又如何能求得大道?

    邵曦对姜春山的治世思想有了了解之后,心中也就有了个数。

    看来回去以后要好好地研究一下如何针对他的治世主张找出漏洞,到时候便可一举将其辩倒。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