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9章 宣威火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xbiqugu.net
    第159章 宣威火腿 (第1/3页)

    宣威好东西很多,但如果只能选一样最有代表性的,则非火腿莫属。要是一个外地人到了宣威,却没有品尝到宣威火腿,那几乎就可以算没有来过。

    火腿是宣威最具有特色的名片,也是每个宣威人从小吃到大的食物,2010年5月,“宣威火腿制技艺”被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成为曲靖市两个国家级项目之一。管升阔被命名省级传承人,邵廷吉被命名为曲靖市级传承人,浦恩勇等5人被命名为宣威市级传承人。

    火腿又名“火肉”“兰熏”,是中国传统特色美食。火腿的起源至今尚无定论。春秋时期,孔子办学,弟子入门即以“束脩”作为贽礼,证明此时腌肉已经很普遍。将鲜肉通过腌制以便储存是火腿出现的前提,而“火腿”一词最早出现是在苏东坡的《格物粗谈·饮食》中,浙江人则把抗金名将宗泽奉为金华火腿的祖师爷。

    宣威火腿的起源亦难以稽考,民国《宣威县志稿》记载,清雍正年间,宣威火腿就普遍在城乡集市交易。当时,初到宣威赴任的知州张汉问是何物,答曰:“宣威火腿”。因此,一般称三百年成名史,但由此可以推断宣威火腿的出现至少要早于这个时期。清光绪年间,才女曾懿编著的《中馈录》是一部介绍各地特色饮食制作方法的书,其中第一章就收有“制宣威火腿法”,说明当时的宣威火腿已有一定知名度,而且制作方法已经成熟稳定。

    说到宣威火腿,就必须提到一个人,他就是卓琳的父亲浦在廷先生。浦在廷先生把宣威火腿从生产、加工、销售到影响力,都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别是1923年在广州全国地方名特产品赛会上,得到孙中山先生“饮和食德”的亲笔题词之后,更是一举奠定了宣威火腿的至尊品牌。

    新中国成立后,当年浦在廷“大有恒”商号的很多火腿技师,先后进入宣威食品公司、宣威火腿集团公司从事火腿加工,传艺授徒,对宣威火腿制作技艺的传承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管升阔、浦恩勇等宣威火腿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都与浦在廷及“大有恒”商号的技师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师承关系。

    宣威火腿之所以名扬天下,最主要的原因有三个方面:原料、气候、做法。

    原料好源于优质猪种和科学饲养方法。制作宣威火腿的原料,采用当地传统猪种乌金猪以及近年选育的优良品种“宣和”猪的后腿。传统饲养多喂熟食,食材主要是玉米、土豆等各种粗粮及胡萝卜、白萝卜等青饲料,猪的食谱广泛,生长期较长,肉质紧密,肌间脂肪含量高,首先保证了猪肉的品质非常好。

    至于气候,民国《宣威县志稿》即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biqugu.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