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631纸张紧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631纸张紧缺 (第2/3页)

已放学回家,正跟张桂芳闹着要纸给课本包封皮。

    “用报纸呗,坏了再换。”自打去年起,普通用纸质量一言难尽,稍微看的过眼的也就年画纸了。

    年画一般分为三种。

    一种是老式年画,胖娃娃或抱或踩着鲤鱼那样的,寓意年年有余;第二种是新式宣传画,宣传一年来在某项领域的成果,一般以农业为主,各种水果、粮食作物堆一块,寓意五谷丰登;最后一种是人物画像,可以挂在家里供起来的那种。

    对于人物画像,老百姓一般不会说买,得说“请”,春节前是“请”到家的高峰期。

    唐家没有能给妹妹包书皮的年画,倒是还有点宣纸,但那个太贵了,更不合适。

    “报纸太薄了。”凤芝撇撇嘴,一副嫌弃的模样。

    “破了就再包一次呗,反正咱家不缺报纸。”唐植桐赏给妹妹个脑瓜崩。

    “行吧。”凤芝不情不愿的答应下来,但也向唐植桐提了新要求:“哥,老师说以后练习本得珍惜着用,铅笔写完了擦擦再继续用。你说练习本还包一下吗?”

    “不用,练习本包不住。”唐植桐摇摇头,现在的练习本封面纸张不厚,压根包不住。

    “可不包起来,还不等用完就掉下来了。”凤芝有些疑虑。

    “那就让咱妈再给你缝起来。”去年练习本的质量就不好,不光封面往下掉,里面的内容页也容易脱落,最后还是张桂芳用针线给缝起来的。

    学生本练习用纸,一个不起眼的日用品小类别,四九城在去年的时候实行了新的供应规定:人民教育委员会定总数量,各学校定使用计划,然后市文化用品公司专项安排生产收购,由零售商店包片按计划定量供应。

    这个顺序很有意思,先定数量,再定计划,也就是说今年就这些,多了没有。

    说是商店包片,其实为了能平均到每个学生头上,最后还是学校领回去发给每个同学,然后收钱再交到商店里。

    学生本的数量肯定是有所减少的,但价格没有上涨,据说是有财政补贴,纸价上调,本册价格不调。

    四九城百姓对此习以为常,并对这项规定表示了赞许,36开本的学生本才六分钱一本,就这价格还要求啥自行车?

    至于补贴嘛,这年头的四九城,无论是吃的、穿的、用的,哪一项还没点补贴?没补贴都不好意思拿出来说事。

    中小学生对此不懂,只知道练习册难买了,所以都是在正面写完后,再翻过来用背面。

    只不过今年练习册供应情况更加严峻了,听凤芝的意思,老师开学之际已经明确要求低年级用铅笔写作业,写完后用橡皮擦掉,方便练习册的反复使用。

    小孩子的动手能力有限,但唐植桐也没有帮忙的打算。

    在一沓报纸中挑出些不带敏感内容的,交给凤芝,让她自己先学着去包,自己则跑过去做菜,让张桂芳歇歇。

    唐植桐这边切菜的时候,小王同学拎着个烧水壶,和凤珍一同进了门。

    “你们屋的水壶坏了?”张桂芳在看到儿媳妇手里的水壶后,问道。

    “没,这是水壶厂给的试用品,桉子帮忙出主意造出来的。”小王同学笑着将水壶放在了唐植桐的面前。

    “这么快就生产出来了?效率够高的啊!”唐植桐放下刀,拽下壶盖子来,拿在手里端详。

    “看起来跟咱家里的没啥两样啊?”张桂芳一听这里面有儿子参与,也来了兴致,但没有看出门道来。

    “这水壶会响。”唐植桐将壶盖凑到嘴边,尝试着去吹响,但壶盖的边沿有点高,正好卡在鼻子上,无法跟哨子的位置紧密接触,只得放弃。

    “放点水进去,烧开了试试。”小王同学看到丈夫被卡了一下,笑得开心,从一旁水缸里舀了一瓢水倒进水壶里。

    得,唐植桐看着兴致勃勃的一家人,也不愿做个扫兴的人,切好菜,安心在一旁等着,也不提炒菜的事,这屋里就一个炉眼,正蹲着“会唱歌的烧水壶”呢。

    大家并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