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大论 (第2/3页)
“长久以往,此制已成为秦国上下之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犹如战车狂野滚滚向前,惯性之强,难以骤止,众人皆以斩获首级,立功受赏为荣耀与唯一晋身之阶。”
“然而大秦大势已成,打天下之法不能为治天下之法,战车若毫无目的,永不停歇的狂野滚滚向前,最终也只会是在碾碎一切敌人以后,车毁人亡。”
嬴政忍不住连连点头,心中大赞,人才就是人才,这番话两千年后的人说,哪怕一千年以后的人说都没什么奇怪的,但是如今身在局中可以看得如此通透,说的如此条理清明,这就是顶尖人才啊!
事后诸葛亮谁不会?难的是现在就看出隐患,这才是真正的人才。
韩非接着说道:“此诸多弊端,皆是已然显现,并且已经不适合大秦如今之局势,若是不改,长久以往绝非善事。”
“大王英明神武,外臣游历大秦,深入了解,发现大秦之法已然在悄然变化,诸多弊端也在逐渐消弭于无形。”
“大王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竟然于十余年前就已经开始未雨绸缪,臣实在万分佩服。”
嬴政抚掌大赞,笑道:“卿目光如炬,洞若观火,此番分析简直是一针见血,真乃绝世之才也。”
韩非谦逊道:“多谢大王称赞,臣不过是夸夸其谈罢了,一番妄谈,实不敢得大王如此称赞。”
嬴政不再客套,接着问道:“以卿所见,大秦新法之编撰,当如何为之?”
韩非沉吟一瞬,回道:“臣以为,新法当审时度势,权衡法之利弊,严法不可废,然当适度宽缓,以抚民怨。当与宽政相结合,辅以道德之教,使民知善恶,明礼义。”
“以法为筋骨,以德为血肉,刚柔并济,方为上策。赏罚适度,以安民心;灵活应变,以应时局。重道德之培养,以仁义化万民,使秦法不仅有强制之力,更有道德之美。如此,则秦法可趋完善,大秦也可长治久安,成万世之业。”
“世间无万世不移之法,凡事当审时度势,揆情度理。欲保万世之业,当常思法之变革。以时势为鉴,识时通变,取其长而补其短,增其新要而去其糟怕,使秦法更趋完善,时改时进,方为强国久安之道。”
“臣言粗浅,望大王明察之。”
嬴政忍不住又是抚掌大笑,赞道:“若这也是粗浅之言,这世间再无奥妙之理了。”
“说的好啊,说的好。”
“新法之制定规划已然十余年,然而寡人亦是时想时新,修缮至今,仍旧未定。至今所实施之法,也只是改其枝干,未曾动其根本。”“一者是时机未至,二则是寡人也一直不满,如今大材已至,正当其时啊。”
“十余年前,咸阳学宫已然成立安民阁,儒墨道法四家皆有参与制定新法,寡人继位后,更是亲自总责。”
“儒墨道法四家,共有八位宗师,另加吕相,共有九人分别负责,皆为大学士,更有精英弟子,四家高人共同参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