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局势有变 (第2/3页)
要事与大家商量。”蔡邕道,“我和我贤婿商量了一下,决定要加一些周边发生的奇事、趣事,以及天下新闻。”
邴原问道:“这能行吗?”
邴原,字根矩,北海朱虚人,东汉末年名士、大臣。他与管宁、华歆并称建安一龙。
邴原家贫、早孤,最初为北海相孔融所举。
曹操为司空时,任邴原为东阁祭酒。
建安十五年,邴原担任丞相征事,后又代凉茂为五官将长史,闭门自守,非公事不出。
曹操征讨孙权时,邴原随军出发,不幸于途中病逝。
崔琰是这么评价他的:徵事邴原、议郎张范,皆秉德纯懿,志行忠方,清静足以厉俗,贞固足以干事,所谓龙翰凤翼,国之重宝。举而用之,不仁者远。
蔡邕道:“不试试看怎么知道。”
管宁点了点头,道:“伯喈所言极是。”
管宁,字幼安,北海朱虚县人,三国时期的隐士。
管宁幼时与华歆友善,同席读书。年长后,他与华歆、邴原等俱在异国游学。
黄巾军起义爆发,管宁避居辽东,在山谷中结庐。
黄初四年,司徒华歆举荐管宁。
文帝即位后,征管宁为太中大夫,管宁固辞不受。
明帝即位后,太尉华歆让位于管宁,并下诏书征管宁为光禄勋,管宁上疏称身有疾患,婉言谢绝。
后来,华歆、陈群等人多次举荐管宁,魏帝几次下诏书征管宁,但他都坚辞不受。
管宁在外三十余年才回归故里。
正始二年,太仆陶丘一、永宁卫尉孟观、侍中孙邕、中书侍郎王基又举荐管宁,曹芳便下诏,以安车蒲轮,束帛加玺的礼节去聘请他,恰逢管宁去世,年仅八十四岁。
皇甫谧是这么评价他的:宁凡徵命十至,舆服四赐,常坐一木榻上,积五十五年未尝箕踞。榻上当膝皆穿,常着布裙貉裘,唯祠先人,乃著旧布单衣加首絮巾。辽东郡国,图形於府殿,号为贤者。
邴原道:“也只能这样了。如果这么做,我们这里的人手将会不够!”
蔡邕闻言,这才想到这一点。
许劭道:“不如这样,咱们先将这件事告诉主公,然后让主公派些人来,帮助我们写文章。”
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东汉末年著名评论家。
许劭少有名节,善于评价,定期举办月旦评。他举孝廉出身,出任汝南郡的功曹,拒绝司空杨彪的征召,投靠扬州牧刘繇。刘繇被孙策击败后,他逃往豫章郡。
东汉兴平二年,许劭去世,时年四十六岁。
周斐是这么评价他的:许劭高节遗风,与郭林宗、李元礼、卢子干、陈仲弓齐名。劭时有知人之鉴。自汉中叶以来,其状人取士,援引扶持,进导招致,则有郭林宗。若其看形色,目童龀,断冤滞,摘虚名,诚未有如劭之懿也。
蔡邕点了点头,道:“也只能这样了。明日一早,我就去见我家贤婿。”
书房。
这时,审荣从外面走了进来:“主公叫我何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