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1章 是信用也是债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61章 是信用也是债务 (第3/3页)

的货,欠条到爹手上,这就叫债务转移。”

    “接着爹又从我这儿买粮食,欠条最后到了我手上。”

    朱寿说着,拿了一锭银子放在桌上,模拟货币的流动。

    朱标最先反应过来:“我明白了,正因为大明和父皇的信用,百姓才认同这种债务,而元末,朝廷失去了信用,百姓也不相信官府开出的欠条了。”

    “什么欠条,银子就是银子。”老朱嘴上还硬,但心里已经明白。

    “也就是说,钱其实是我欠天下人的,那些没花出去的钱,就像我的债可以不用还,可债不是越少越好吗?”朱元璋想了半天,还是不明白。

    这就是家天下的逻辑,老朱把大明当作自己的私产,自己自然成了第一责任人。

    “因为百姓欠爷爷的越多,社会就越稳定,如果爷爷不再负债了呢?”朱寿笑问。

    “那就意味着没人给父皇做事了。”朱标的声音有些低沉。

    除非大明亡了,朱元璋才不会有债务。

    朱元璋沉默,他终于想通了:“那我们就不用债务这个词,我觉得信用挺好。”

    “这样说也有道理,商业活动都是基于信用进行的,所以才有‘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兴’的老话。”

    朱寿点头赞同。

    这话让朱元璋非常满意,朱寿身上隐约有了些领袖的气质。他原还担心外养的孩子少了教养,但现在看来,

    自己虽出身贫苦,如今不也做得不错嘛,尽管被孙子指出了很多问题,他还无力反驳。

    “所以钱庄最关键的作用是让百姓手中的钱流动起来。”朱标理解了儿子的意思。

    “对,有了这些钱,爷爷可以启动更多项目,比如修路、疏浚运河、造船,让金钱流通起来,就意味着爷爷收到的商税会增多,虽然爷爷的‘债’变多了,但因这些项目而富起来的人也多了。”

    朱寿笑着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