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有的是办法 (第2/3页)
而来。
李琩摸摸李苓的头,示意她好好吃饭,然后和契苾忠来到门外。
契苾忠道:“殿下,不出所料,王刺史昨夜派人动手了。”
“杀谁?”李琩问道。
契苾忠道:“米谦和康祎,这两人都是粟特富商,经营甚广,包括丝绸,茶叶,女奴等。”
李琩道:“他们最近有没有去吐蕃行过商?”
“有。”契苾忠点头,“据末将所查,他们半月前刚从吐蕃回来。”
李琩闻言,有些讶异。
不过李琩讶异的不是这两人才去吐蕃行过商,而是契苾忠竟然在短短一夜之间就能想到、并且查清此事。
由此可见,契苾忠绝不是头脑简单之辈。
李琩沉默了会儿,道:“我记得昨夜宴席上,这两人也在。”
“正是。”契苾忠思索着,“这两人必定和昨日自杀的两个吐蕃斥候有联系,末将要不要拿了他们盘问?”
李琩没有着急回答,而是问道:“王刺史派去刺杀的人呢?”
契苾忠道:“一共九人,六人身死,剩下三人被末将活捉,没有惊动米谦和康祎。”
“他们今日不回去回复,王刺史必会起疑。”李琩沉吟片刻,“我先去应付王刺史,那两人你派人盯着,务必不要打草惊蛇。”
“末将明白。”契苾忠躬身领命,想问什么却又不敢问。
李琩看到契苾忠的模样,猜测道:“契苾将军是想问,我用什么办法应付王刺史吗?”
“末将……末将不敢。”契苾忠垂下头。
李琩道:“我问他人丁虚挂的事。”
契苾忠是担心李琩用贪腐的问题去搞王大庆,这样王大庆就会把他供出来。
虽然李琩已经答应不追究他,可是如果事情公之于众,李琩不追究,自然也会有别人追究。
如今李琩主动解释,契苾忠十分感激,道:“殿下厚恩,末将万死难报。”
李琩道:“契苾将军不必多礼,好好办差吧。”
“是。”契苾忠领命,退了下去。
李琩目送契苾忠离开,若有所思。
李琩从打算不追究契苾忠开始,就已经放弃了在河西查贪腐。
因为他要是查出来不处理,不仅对契苾忠不是好事,也会让他声名受损。
很多事,只要不摆上台面,就没人在乎。
而且他不查贪腐,也有的是办法打击政敌。
比如政策向的隐户和人丁虚挂。
隐户问题,是由于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许多百姓无力承担赋税,便以假托死亡、逃逸、没入高门之下等手段,完成“人间蒸发”的戏码。
而人丁虚挂,则是明明已经死亡、逃逸的人,却还在朝廷户册里。
这两个问题,看似截然相反,但实际上却有内在联系。
由于隐户的增多,大唐能管理的人就越来越少,于是朝廷便将人口增减作为考核地方官员的重要指标。
要是地方官员管辖境内人越来越少,那他这个官基本也就当到头了。
于是为了保住官位,获得政绩,地方官员便大肆虚挂人口。
至于虚挂的人口要上税和服徭役,也有解决办法。
因为按照租庸调的规定,逃逸的人,应赋租庸课税,由近亲邻保代替。
这些近亲邻居反正都要代替,他们又不清楚官府的册子上怎么写,只能认栽,直到有一天顶不住了,他们再跟着逃。
当然,这还只是地方官的层面。
在朝廷层面,朝廷要敛财,自然就要有人来承担,所以地方报的人越多,朝廷就能收越多的钱,所以朝廷高官不仅不会查,反而会帮着隐瞒。
不过李隆基也不笨,他深知这样的竭泽而渔是不长久的,因此他每每日御数女、进入闲着模式后,就开始思考如何整顿。
于是他在今年过完生日后,颁发了一道敕令:
“朕永念黎元,务宏爱育……如闻流庸之辈,渐亦归复,浮食未还,其数非广。静言此色,并见其由,盖为牧宰等,授任亲民,职在安辑,稍有逃逸……良用怃然,不有厘革,孰致殷阜,其承前所有虚挂丁户。应赋租庸课税。令近亲邻保代输者。宜一切并停。应令除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