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扩兵 (第2/3页)
殿下赐教。”
“我们都是一心为了大唐,将军不必客气。”李琩微微一笑,话锋一转,道:“对了,如今朝廷局势复杂,父皇召将军入长安,恐怕还会问一些其他的事,将军可要三思而言。”
李琩说的,是立太子的事,但是他不能明说,只是点到为止。
王忠嗣明白李琩的意思,道:“谢殿下关怀,臣会谨慎回话。”
两人说完正事,又叙了家常,这才告别。
……
……
……
元氏的葬礼如期举行,李琩送了元氏最后一程,又休息了一日,这才入宫,谋安西的正事。
兴庆宫,紫宸殿。
此次朝会,除了朝中往常的大臣,还多了李琩,王忠嗣和安禄山。
李林甫先给李隆基呈奏上今年的财政预算,并一一解释。
要是换了往年,这汇报一时半会儿完不了。
因为唐朝前期,支度国用计划及其施行的程序,相当繁杂。
需先度支奏抄,再发日敕,再成金、仓部符。
金、仓部符成案后,由百司抄写下给各州,在下给各州的符中,又涉及到全国赋税的支付情况。
非常的费时费力。
针对这个情况,开元二十四年的时候,李林甫提出了《长行旨》。
《长行旨》算是中国最早的财政预算制度,也是中国最早的全国统一会计科目。
这个制度,是李林甫能力的高光之一,也正是因为这个制度,李隆基更加肯定了李林甫的理财能力。
李隆基对李林甫的财政预算相当满意,赞扬道:“右相每事谨慎,条理众务,增修纲纪,中外迁除,皆有恒度,有右相在,朕安心多了。”
“谢圣人恩赞。”李林甫奉迎着,“臣为大唐鞠躬尽碎,殚精竭虑,只愿能解圣人忧劳之万一。”
“嗯。”李隆基高兴的点头,道:“右相还有何事上奏?”
李林甫道:“华州刺史卢绚,最近卧病不起,不能治理州内事物,圣人向来体谅下臣,因此臣请奏,让卢绚改任他职。”
卢绚之前是兵部侍郎,曾骑马横过勤政楼下,李隆基目送注视,对卢绚姿态俊逸,温文尔雅极为赞赏。
然后这事被李林甫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