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乱葬岗上一碗酒 (第2/3页)
则是车马仆役一大帮,担提尊楮,轿马后挂楮锭,有人脸上犹然挂着点点泪痕,远处传来悠悠短笛声,一片淡淡的哀伤,随着这暮春的细雨洒落在人们的心头。
河边的杨柳又发新芽,柔柔地摇曳在风雨中。
一杆杏黄色的酒旗高高挂起,很是惹眼,路边有人支起一个酒摊,青幔遮雨,下面摆了几张小桌长凳,有父女二人正在忙活,男人有四十来岁,女孩年岁不大,约摸十五六岁的模样,哲古达与墨北风对视一眼,默契地走了进去,找了一张桌子坐下。
墨北风道:“老板,打两斤酒,切一盘牛肉。”
“好咧,二位稍坐,马上就好。”
女孩见他们二人都是少年,又长得英气不凡,看穿戴也不是缺银子的主,于是,不免热情地招呼起来,杏花白帕蒙头,腰间系了一件蓝色的碎花围裙,收拾得颇为得体干练。
工夫不大,女孩便端来了酒肉,还有两副碗筷。
“你们这是什么酒?”哲古达问道。
“杏花春。”女孩很热情地给他们倒了酒,“二位公子别看咱这是路边摊,可这酿酒的水却是来自浮云岭上的忧贫泉,泉水甘冽,用此泉水酿造杏花春更是绝配,俺家酒用的是六清古酿工艺,祖辈传下来的方子,酒香馥郁,我自己说得再好,也不如你们自己尝,尝尝味道咋样?”
哲古达不由暗自赞叹,真是长了一张伶俐嘴啊。
二人端起碗来,一股淡淡的酒香扑鼻而来,酒液莹澈,淳厚而不刚烈,入口用舌尖一挑,果真尝到酒里夹杂着一股清淡的杏花香味,砸砸舌头,回味悠长,不由点头道。
“真是好酒。”
女孩莞尔一笑,“二位慢用。”转身而去。
古人曾经说过,君子忧道不忧贫,这种混账话,浮云观的开山祖师郭犊子,便对这句话嗤之以鼻,何谓道?连人的死活都视若惘然的道,能称之为道?百姓穷得饭都吃不上了,眼瞅着就要饿死了,谁还去忧心你的狗屁大道,一生修真求道的郭犊子,便在这眼水质极佳的泉水岩石上,以指为笔,刻下忧贫二字,自此,这眼石泉便被称为忧贫泉。
岁月悠悠,郭犊子早已白日飞升,唯有这忧贫泉依旧长流。
这时,那位四十来岁的老板搭话道:“看二位公子的样子,像是刚扫墓回来的吧。”
二人点头。
老板看样子像是读过几年书,长叹一声,“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追思祭祖乃是人之常情,人这一辈子,可以不敬有权的,有钱的,但人得敬天敬地敬祖宗不是,一看二位公子就是有孝心的,不过呀,人死了死了,死了就都了了,不必太难过,酒是忘忧君,茶是涤烦子,喝上一碗杏花春,什么烦心事就都没了。”
哲古达举碗笑道:“老板好见识,受教了,来,敬你一碗。”
老板摆手笑道:“多谢公子美意,别看我是酿酒卖酒的,可是量浅,一碗下去,什么活都甭干了,一家老小还指望这个摊子吃饭呢,还是你们慢用吧。”
哲古达听他这样说,也不再勉强,而是和墨北风喝起了酒。
喝酒的时候,哲古达聊起了在东胡国那些年,听来的一些神怪佚事,又说起了在深山老林中跟着师父练功受的那些苦,引得一旁的酒家女听得入神,老板则是忙着招呼其他客人,墨北风则是边听边点头,若有所思。
……
细雨依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