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屯兵 (第2/3页)
语重心长。
这话他只告诉了自己一人。
他还推荐桃花谷中隐士沽翁给自己。
“此人与李授有诛亲之仇,如今虽已年迈,但豪气不输壮年。且这沽翁在戎州故旧颇多,若得其相助,必能有助三公子。”李昧曾对他说。
徐芾是个聪明人。
他知道,李昧是诚意助他,而且给了他最好的建议。
孤峰台虽是座要塞,但粮食补给全都依赖四周乌蛮部族。而乌蛮各部貌合神离,各怀心思,对霹天军帮助有限,大多是持观望态度,且容易反复。
盛军显然看准了这点,故而撤掉大军,只是一味小股袭扰,令乌蛮人难下决心举旗加入,终令雷成大师孤掌难鸣。
说到底,还是受制于人,难以自立。
鹰愁峡则不同,其地势狭长,绵延数十里,却只有一条路可通,易守难攻。而且谷中有可供开垦之地,亦有河流穿行,更有取之不尽的木料可用,足够屯军。
最有利的是它能直通晋境,而盛军在边境隘口的防守力量,不过一座数十人守备的哨所。
可以说,拿下哨所,控制整条鹰愁峡,对徐芾来说轻而易举。随后只要筑起木寨扼守谷口,便可保无虞。即便不济,大军也能随时退入晋境。
对霹天军来说,那地方既能自给自足,又无后顾之忧,实乃最佳选择。
但当初在孤峰台大营,对这场战略大转移的真正目标却不能早早公布,因为这对霹天军的士气无疑会有很大影响。峡谷虽可屯军,毕竟只是弹丸之地,难为立身之本。
见莫群也提议去这地方,徐芾更增添了信心,“说说看,你为何认为咱们该去那里屯兵?”
“在调往边关之前,莫群早年在酉城材官署衙任职,曾往鹰愁峡追捕过私贩,对那里的情况略有所知。鹰愁峡地势狭长,唯有一条小道可通,地势独特。其内富有水源,又有土地可供耕作,早年本就被用于屯兵。只因此地过于闭塞,出入不便,又临近边境,才少有人至。”
“嗯,听起来,那地方对我们相当合适。”
“没错。若为屯兵,那地方极为有利。”
“这么说,对百花谷一带,你也不会陌生吧?”徐芾心里一动。
“百花谷?噢,曾去过两次。”莫群当即表示,“百花谷里有个百花山庄,庄主乃当朝皇亲,不过说起来却是李授仇人。李启被篡,十余名兄弟无一幸免,其母舅欲起兵报仇,事败之后,娘舅家满门被诛,唯有这沽翁不问世事,又得谯仙老说情,才未受株连。”
“沽翁……”
徐芾沉吟着,心里已有适合去拜访沽翁的人选。
“既然你也认为咱们该去鹰愁峡,那我对这个选择就更放心了。”回营时,他高兴地说。
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
徐芾对此深有体会。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东陵乃徐家故地,相比霸郡,这里的人民会更支持他。
他俩沿着已经布置哨兵的山间小道缓慢骑行,一路朝树上和石头后面探出的脑袋点头。雾峰口上只有一个数十户人家的小村子,坐落在山间面积不大的一片坡地上。村子街道狭窄,能够提供的房屋更是有限,所以莫群大多数部下只能在林子里开伐出的空地上搭建帐篷。
幸好上次在这里驻扎时曾打下底子,现成的空地,木头围栏,专为营房准备。
但这次来的人多,越来越多,渐渐就连搭帐篷的地方都不够了。
“如果要安置所有人,则要开辟新的营地。”莫群告诉徐芾。
“不用。”徐芾摇摇头,“我们很快就走。”
“这就动身前往鹰愁峡?”莫群似乎没想到事情这么急迫。
“对,一部分人要先行出发,其他人随后跟上。”徐芾说,“不过,这次行动,得找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