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铿锵有力,摧金断玉 (第2/3页)
母后的暗算!
张宏进宫早,完全不明白小皇帝在说什么。
没头没脑的话,他只好当作没听见,转而提及正事:“陛下,王阁老与礼部尚书马自强在承光殿外求见,已经等候多时了。”
朱翊钧皱眉,怎么天天有人找。
往日也就罢了,今日他还要去视察内廷兵仗局呢。
都是提前半月说的事了。
视阅嘛,总得提前说好,让人准备——视阅不是奔着搞人去的,而是用最小的投入,让事情回归正轨。
要是一声不吭去了,那叫监察,奔着挽回损失去的,不可同日而语。
朱翊钧开口问道:“是什么事?”
要是无关紧要,那就顺延一下,情理之中。
张大秘办事,从来不掉链子。
他躬身道:“马尚书那边,说是涉及到兵事,今晨一早便去内阁找了王阁老商讨。”
“但两位意见一时不能统一,又不愿上廷议公论,于是便联袂来寻陛下了。”
朱翊钧闻言,眉头不由皱得更紧。
两人同出一党,不想上廷议争论给外人看笑话,朱翊钧倒是理解。
但你马自强一个礼部尚书,能涉什么兵事?
宗室造反了?太学生游街了?还是冬至祭天出什么卦象了?
朱翊钧一时之间也想不出个所以然。
不过既然涉及兵事,显然也避不开了。
他沉吟片刻,有了定计,转身向张宏吩咐道:“还要劳烦大伴再走一趟,就说,朕稍后要去兵仗局视阅,请他们到兵仗局奏对。”
繁文缛节,不能耽搁办实事。
张宏应了一声,小碎步朝承光殿快跑而去。
等人走后,朱翊钧又换了身干燥的衣裳,这才对一旁的司礼监秉笔太监魏朝吩咐道:“走吧,先去兵仗局。”
魏朝连忙在前引路。
……
内廷俗称的二十四衙门,乃是十二监、四司、八局。
这都是内廷全资管辖的地界,只有太监管辖,外廷不让插手,全设在皇城之内。
譬如四局之一的兵仗局,便是如此。
而内廷除了二十四衙门之外,还有不少别的衙门。
因是内外合管,为了方便外朝官吏进出,便设在皇城之外,通常不列于二十四之中。
譬如军器局,便是如此。
方才所提及的兵仗、军器两局,则是如今大明朝制造火药、研制火器的两大源头。
同时也是朱翊钧近日关切的诸事之一。
因军器局在宫外,人多眼杂,皇帝视阅不便,今日自然是来到了兵仗局。
兵仗局作为二十四衙门之一,油水还行,毕竟掌管着一库两厂——分别是军器库、盔甲厂、安民厂。
其中盔甲厂,便是原本的鞍辔局,掌火器制造。
后来因为环评不过关,便改成冷兵器制造。
而火器制造的职权,则迁到了远离中宫的安民厂,做些铳炮、火药一类治国安民的好东西。
兵仗局很大,进厂的人也很多——孝宗以前不过数百人,但在孝宗一朝“尚衣监收匠千人,而兵仗局效之,收至二千人。”
进厂是好事,但人多管理起来难免杂乱。
甚至于,明知道上面要来检查,一时半会也难以收拾规整。
以至于当皇帝面无表情走进安民厂的时候,一旁的兵仗局掌印太监冷汗直流:“内臣兵仗局掌印太监,魏忠德,见过陛下。”
朱翊钧点了点头,四下张望。
杂乱无章的摆放铜铁铳管、汗液混杂着尿骚的地面、本来两千工匠编制却只有稀稀拉拉近百人的安民厂……
他暗自摇了摇头,难怪因为环评不合格,迁到皇城的犄角旮旯来了。
朱翊钧扭头看向魏朝,漫不经心说了一句:“大伴这干儿子名字不错。”
说着,他便在厂里四处转悠起来。
魏朝连忙收殓神情,躬身回道:“不敢受陛下夸赞,奴婢起名都是按经典所起,忠良、忠孝、忠德……”
见皇帝根本没听,魏朝说到一半,又住了嘴。
一行人跟在皇帝左右,在厂里走走停停,不时回答着皇帝问题。
“如今厂里主要产什么火器?”皇帝边走边问。
魏忠德也是早做了功课,对答如流替皇帝解惑:“回皇爷的话,自嘉靖元年,在广东新会的西草湾战斗中缴获了佛郎机火炮后,兵仗局如今多是产佛郎机铳。”
“此铳除了原型,这些年经过工匠改制,分别有六个品类。”
“大样佛郎机、中样佛郎机、小样佛郎机、马上佛郎机、佛郎机式流星炮、连珠佛郎机。”
这边介绍着,立马便有火药司掌司替皇帝取来六件样品,分门别类放到皇帝身前:“陛下,您万金之躯,奴婢们拆了火药,请放心把玩。”
说罢,还谄媚一笑。
东西并不小,朱翊钧伸手摸了摸这所谓的佛郎机铳。
金属炮管泛着光泽,显然是精挑细选出来的。
木质的扳机,似乎为了减重。
顶部还各装有瞄准装置——当然不是镜片,只是一个对中的圆环,正中间凸起。
六类形制有所不同,但无一例外,炮管极其长,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散热。
魏忠德贴心给皇帝介绍道:“陛下,此铳采用子母铳的结构,即一个炮筒配备几个子铳,一个子铳射完,可迅速装上另一个子铳,射速惊人!”
朱翊钧没兴趣听行政官念稿子。
他摩挲着炮管,头也不抬开口道:“叫几名大工匠过来。”
魏忠德被皇帝打断,讪讪一笑,连忙让手下的人去叫。
能称“大”的,在各行各业都是巅峰水准,下面自然也明白该叫什么人过来。
这边朱翊钧把玩着火器,随口问道:“朕记得还有鸟铳,亦是常见火器,兵仗局不产吗?”
魏忠德谄笑道:“陛下,鸟铳是军器局主产……”
说还未说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