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8章 囊漏贮中,善始善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18章 囊漏贮中,善始善终 (第3/3页)

肉烂在锅里,换一批人,也能继续继续经营。

    两位阁臣仔细听着。

    一旁的张居正忍不住深深看了一眼皇帝,心中越发感慨。

    小皇帝迄今为止的行止,实在太令他满意了。

    那股再造大明的心志,衔领百端。

    学业上,研治经典的才能不下举子,经筵时,自己想严厉些,都挑不出皇帝的错处。

    政务中,所彰显的资赋,几同天授,眼界、手腕,无一不是上上之选。

    甚至于外面诟病最多的,皇帝的个人品性,有些酷烈。

    但在张居正看来,底色仍是不失仁德宽厚。

    有这种君上,这种学生,夫复何求?

    张居正静静听罢皇帝所言,又与高仪交换了一下眼神。

    前者才表态道:“陛下早先,就宗藩之事,已然知会过内阁。”

    “如今虽增删有变,始终在陛下筹谋藩篱之中,我等自无异议。”

    “但,成国公的事,还请陛下三思。”

    言外之意,就是认可了邬景和的处置,愿意为其背书——驸马对各藩的处置,是皇帝、内阁遥控的,没有半点不合规制。

    什么划定罪藩、没收宗产、开解商禁,都是中枢的意思。

    当然,没收的宗产,也有户部一份!

    但,成国公的事,就没那么轻易了。

    毕竟是擅作主张杀害亲王。

    能不施惩戒,都得靠内阁大力斡旋,更别说皇帝还想封赏了。

    人死账消归人死账消,那也不是万能的筹码。

    朱翊钧早有预料。

    他缓缓道:“罢朱希孝锦衣卫右都督之职,如何?”

    张居正、高仪齐齐一惊,旋即反应过来皇帝的意思。

    两人几乎异口同声,开口道:“如此便可。”

    朱翊钧见两位先生应声,满意点了点头,不再多说什么。

    锦衣卫在谁的掌控中,不是以官职区分,而是明文划定。

    某某官职,掌卫事,才是完整的锦衣卫头头

    如今的锦衣卫掌卫事,除了都指挥使朱希忠外,还有右都督朱希孝。

    可以说,锦衣卫就是成国公府的自留地,这也是满朝文武,都视成国公府上下,为皇帝鹰犬爪牙的缘故。

    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也正因如此,难免引来嫉恨。

    朱希孝与朱时泰,无灾无病,却双双在朱希忠死后病逝,未必没有这层原因在——成国公府掌锦衣卫,太久了。

    所以,朱翊钧方才所提的议,既是为朱希忠所为,做出让步,也是为了保全成国公府,让其从众人视线中全身而退。

    如此放弃实权,封赏些哀荣虚名,才能顺理成章。

    待风波平息后,也不差安排去处。

    至于新的锦衣卫都督……

    先后代表皇室祭祀六十六次的大祭司朱希忠去世了,正该有新的大祭司接任,顺便接掌锦衣卫。

    专宠一家一姓,可不是皇位的正确打开方式。

    朱翊钧一边复盘,一边喝粥。

    只听高仪再度开口道:“陛下,舍此之外,礼部那边,恐怕还有些妨碍。”

    朱翊钧将粥咽下,看向高仪,不露声色:“前次廷议,朕不是同意让张四维入阁了,怎么还在闹别扭?”

    高仪欲言又止。

    张居正有些看不下去,无奈道:“张四维父亲张允龄勾结鞑靼,泄露军情,被宣大总督谭纶,以军法明正典刑。”

    “此事,是不是陛下有意为之?”

    朱翊钧连忙正色道:“先生何出此言?难道朕能指使张允龄故意触犯国法,勾引谭纶怒而杀人?”

    他可没像高拱说的那样,派锦衣卫搞政治暗杀。

    而是实打实地搜集罪证,让谭纶以军法诛杀。

    这事光明正大,谁也说不出不是来。

    传谭纶是朕指示的也就罢了,那张四维父亲触犯国法,总不能有人指使吧?

    两名阁臣闻言,心里登时有数。

    也得亏是王崇古跟杨博明事理,稳住了宣大局势,否则宣大登时就要乱起来。

    也不知道皇帝为何这般抵触张四维,不惜做下此事——触犯国法,里通鞑靼而已,晋党不知道干了多少年了,如果说是义愤填膺,两人是不信的。

    高仪更是两手一摊:“张尚书哀恸不已,无心政事,陛下还是将湖广的奏疏留中,待到张尚书回家丁忧后,再过礼部部议罢。”

    张四维丧父哀恸,行事带着几分癫狂的味道,连内阁都不敢缨其锋芒。

    也只能再等几天。

    朱翊钧通情达理,颔首:“先生说的是,理当如此。”

    谁让他开了天眼。

    哪怕让晋党的马自强接礼部,入内阁,他都不会给张四维任何一点机会。

    视财如命的王崇古、自视甚高的高拱、性格软弱的申时行……什么乡党、什么性格缺陷,朱翊钧都能容忍,唯独对于私心过重之辈,他是半点耐心没有。

    中枢的班底,不这样慢慢提纯,怎么如臂指挥?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