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8章四族土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78章四族土司 (第2/3页)

声道:“比之前咱们了解的情况要严重得多。”

    “主要是臻洞、西浦、摆金、摆榜四个,实力不弱,其他都是小土司。”旁边坐着的瞿郁早就成了沐英的亲信干将,应声道:“但这几家加起来,兵力已经至少五万了。”

    “哼!都是些土鸡瓦狗!”沐英冷哼一声。

    “主要是咱们能调动的兵卒不多。就算勉强够用,万一形成僵持,还有其他土司趁机占便宜,情势便不妙了。”瞿郁道。

    “嗯。”沐英随口应了一声,仍在思索之中。

    “要不……请木得大土司他们出兵?”瞿郁试探着问。

    “不行!”沐英摇了摇头:“云南情况复杂,谁知道木得出的兵,打到最后,打的是土司还是朝着咱们朝廷的大军动刀子?”

    “应该不会吧?木得大土司可是自己亲自送上门来了,诚意足足的。”瞿郁有些怀疑。

    “瞿郁,你得明白一件事。”沐英盯着瞿郁,沉声道:“靠别人永远不如靠自己。我宁愿用朝廷的大军把那些叛乱的土司杀个干净,让木得他们在旁边看热闹,也不愿让他们觉得,朝廷必须要依靠他们才能压得住叛乱,稳住云南!”

    说着,沐英猛地将用力往案桌上一拍,发出一阵大响,吼道:“去,飞报朝廷,向圣上请旨!飞报四川颍国公,整军预备,圣旨一到,大军立刻入滇!镇压反叛!老子要用这一仗,给云南打出五十年的清静来!”

    事实上,云南这边出现异动,沐英便早已通报朝廷,四川这边颍国公傅友德早早便开始了一些准备,若是云南事情恶化,只要朝廷旨意一到,傅友德便立时可率军由川入滇,镇压反叛,一切都已有准备,只等云南这边提供一个正式启动的消息契机罢了。只是这种事,都只是沐英朱元璋傅友德及少数几个朝廷重臣知晓,普通将军或地方官吏怎么会知道如此机密之布局?

    “得令!”瞿郁闻言腾地一下从椅中站起,拱拳躬身,大声应道。

    “据吕维他们的口供,明日……不,是今日……也就是二月初二,今日一早,叛军便要起兵围攻昆明城。”站在一旁的朱文琅提醒道。

    “呵呵,文琅老弟放心,凭老哥哥我现在手里的人。”沐英笑道:“想要消灭他们不容易,要守住这昆明城,那还不是小菜一碟?”

    说着,沐英转脸看向瞿郁,突地一吼:“瞿郁!”

    “末将在!”瞿郁又是一抱拳应声。

    “便宜你小子了!明日开始,昆明城里一万五千的大明精兵,还有这守城防御,就都交给你小子!”沐英大吼道:“什么都别问老子,老子回去睡觉,万事不管!……你小子,要是让一个叛军踏上我昆明城的城头,你就自己卷铺盖,回你老瞿家找个狗洞,老老实实讨个婆娘专心生儿子去!别再钻出来丢我大明将军的脸!”

    “末将得令!”瞿郁吼的声音比沐英的还要大,震得坐在一边的丽娜都皱着眉头捂住了耳朵,一脸的嫌弃。

    “行了,全交给你小子了,老子睡觉去喽。”沐英哈哈一笑,站起身来,转身出了正堂。

    ++++++++++

    朱文琅还以为小小年纪的瞿郁会因沐英将守城的重任完全压在自己身上而慌乱,谁知瞿郁一直弯腰躬身送走沐英之后,直起腰来,脸上露出自信的神情,大声道:“邓艾,你带着张飞,领兵三千,守东门,周瑜,带着周仓,领兵两千,守南门!王平,带曹操,你领兵两千,守西门,司马懿,带孙权,领兵两千,守北门!吕布,带剩下的六千,中央待命,随时支援。魏延,斥侯是你的,随时盯着臻洞、西浦、摆金、摆榜四土司,有消息随时来报!各门卯时之前,再次检查一遍守城器械和兵士兵器报我!关羽,城中各处的饭食保障归你!”

    正堂之中,听到瞿郁安排作战任务的众将军副将纷纷站起,抱拳齐声道:“遵少将军令!”说罢,便一个个冲出门去。

    朱文琅莫名其妙,小声问丽娜:“这些人的名字这么巧?全是三国时候的人名?”

    丽娜显然知道原因,嘻嘻一笑道:“我原来也问过小瞿郁,这些全都是外号,都只是姓邓姓司马什么的。不是有个叫罗贯中的人写了本书,叫什么《三国志通俗演义》吗?连书馆里都在说那本书呢。他们都喜欢看,把那本书里的有名的人的名字全套上去了。”

    朱文琅大感好玩:“那也有诸葛亮吗?”

    丽娜咯咯笑道:“有啊,沐侯爷家的厨子头儿姓诸葛,外号就叫诸葛亮!”

    朱文琅绝倒。

    ++++++++++

    大明洪武十九年二月初二,卯时,天刚蒙蒙亮。

    昆明城的城墙足足六丈有余。朱文琅登上城东城墙,已看到城外四五里处,已是旌旗阵阵,一大片手执兵器的军士站在旌旗之下,密密麻麻的,足足超过一万五千人,正是反叛的土司兵。却不知是臻洞、西浦、摆金、摆榜四族中的哪一族,又或是不止一族,因为朱文琅明显地可看到,远处的叛军衣服颜色并不统一,黑色、青色、淡蓝色、黄色等,好几种颜色都有,可能是分属于不同的土司。

    叛军人数虽众,列阵却并不齐整。相反,看城墙之上的明军,却是胄甲齐整,兵器林立,兵器上的锋刃处都发散着冷森森的寒光。

    手执兵器的大明将士,尽都身子笔直地站在城墙之上,神情肃穆,数千人站在那里,除了猎猎风声,竟是不闻一声,显然都是训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