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7章于副帮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7章于副帮主 (第2/3页)

面,越是自在就越好。”于谦一边作势让着众人进去土地庙,一边笑道:“朱少侠洒脱随性,正合老叫花子胃口。不像我这不成器的徒弟。”一指站在一旁的李菁,“小小年纪不爱说不爱笑,跟个小老头似的,没意思得很。”

    旁边的李菁淡淡一笑,不说话。

    朱文琅看一眼他道:“这位李兄少年沉稳,为人精明,办事老练,那才是干大事的人啊,哪像我?天不管地不收,没什么大志向,只会玩,一塌糊涂,什么大事也干不成啊。”

    “这倒是,这孩子办事还算尽心,行事也还算周密,虽然性情不合老叫花子胃口,不过还算是有点出息吧,只是和朱少侠比起来可就天差地远喽。”那于谦心中显然对这李菁是极为喜爱的,如此说只是口头谦虚罢了。

    不过朱文琅何等聪明,自然明白这“飞龙手”李菁恐怕便是这位丐帮副帮主着力培养的得力骨干了。

    几人围着庙中的火堆坐下。

    “唉,看着你们这些少年人,真是感觉自己老喽。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如今的江湖可就是你们这些年轻人的天下了,我们这些老家伙,也该让自己老胳膊老腿歇歇喽。”于谦说完,和周源都是一阵开怀大笑,庙中气氛极是融洽。

    “对了,臭小子,你是在郑州还是洛阳接到我的消息的?”寒暄过后,周源进了正题。

    “我和木头是从郑州府赶过来的。”

    “那你们可耽搁了不少日子啊,我接帮中弟子消息,十月初六你们从上官世家出发的,算行程半月前便应该到洛阳了,今日都已十一月底了,怎么这时候才到郑州府啊?”

    “我们一路上碰着一些事。”朱文琅便将曲阜县命案,开封城外黄河遇险等事一一向周源和于谦说了个明白,也说到了在曲阜发现的那块铁牌,至于黑店的事,并不相干,便略过不提。

    周源和于谦一边听朱文琅一五一十地说起始末经过,一边对望几眼交换着眼色。

    待朱文琅说完,周源道:“我和师兄说起你奉旨查访的事,师兄也觉得这事不仅仅是朝廷的事,同样也是我武林中人的事。此事显然有武林中人参与其中,若是任这帮败类助纣为虐,胡作非为,倘若他们事成了,必将多方压制非其所属的各武林门派,别派的江湖中人恐怕就只能残喘于他的淫威之下了;若是事不成,惹得朝廷对武林中人的偏见,朱元璋也可能会整肃武林以立威,江湖中人毕竟不可能和朝廷抗衡。无论他们的图谋成与不成,恐怕都必将惹起武林中的一场大动荡,我和师兄商量之后,决定集丐帮全帮之力全力助你查办此案,消大劫于无形,免我武林中一场大祸。”

    “那不知两位帮主有何打算?”说到正事,又涉及“竹丐”于谦,朱文琅自然不好直接叫“两位老叫花子”,便也拱手正色问道。

    “一来丐帮弟子遍布天下,走街串巷,消息灵通之极,可作为朱少侠你的消息网。二来丐帮虽说已不如以前那般在江湖中如日中天,但也算有几个好手,必要之时自当全力相助。”于谦在一旁微笑。

    “丐帮建帮已有数百年,传到当今毕帮主手里,已历二十七代,毕帮主是第二十八代帮主。自祖师爷手创丐帮,一直便是江湖中的中流砥柱,前宋时最为兴旺,出了第九代乔峰乔帮主,第十八代洪七公洪帮主,第十九代黄蓉黄帮主等出色人物,为国为民做了不少大事,后来大宋亡国,又到了蒙元鞑子统治中原,连着几任帮主都是没几年便被蒙古人杀了,丐帮便渐趋式微,丐帮人数众多,帮中子弟最多时有百万之众,如今大明朝天下初定,也有三四十万人,虽说再难有当年乔帮主洪帮主那时的兴旺,但这几十万丐帮弟子,五湖四海遍布天下,哪里都有,消息便也算是灵通,江湖之中,不管哪个角落有个什么芝麻绿豆大小的事,我丐帮也能了如指掌,这一点却是哪派也比不了的。小猴子你要查访线索,丐帮这个消息网却是大大用得着的。”周源在旁边补充。

    “如此晚辈只能多谢两位前辈盛意了。”朱文琅坐在火堆旁,恭恭敬敬地朝周源和于谦抱拳行礼。

    他知道丐帮的这种支持可是非同小可。他在宫中也早知道洪武皇帝朱元璋在各地也都派有密探,专门打探官吏平民的各种消息,何文灿便是专门负责此类事物的,后来建立锦衣卫,更是在各地都专设千户百户所,百户之下再有总旗小旗等,随时监察各方动静,消息收集汇之总后,随时供朱元璋询问,乃为朝廷不可缺少的耳目。但无论如何,锦衣卫只有几千人,派出的耳目再多恐怕也难比丐帮这几十万的帮中弟子。再说丐帮本就是江湖门派,打探官员虚实可能没什么办法,但对于打探江湖隐秘,则更是得心应手,有了这张消息网,可以说江湖中的大小事情无一不知无一不晓,调查起什么事来也是事半功倍能省无数心力,比之朱文琅利用锦衣卫千户的身份找锦衣卫各地千户所支持要强上百倍。

    “敢问周老哥和于老爷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